带
dài①腰带;
衣带;
带子。
《公输》:“子墨子解~为城,以牒为械。
”②偑带;
带着。
《涉江》:“~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鸿门宴》:“哙即~剑拥盾入军门。
”③围绕;
环绕。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左右。
”④附着;
含着;
夹杂着。
孔稚珪《北山移文》:“风云凄其~愤,石泉咽而下怆。
”⑤兼任;
兼带。
《梁书•曹景宗传》:“复以为征虏中兵参军,~冯翊太守。
”⑥指附近相连的地区。
《宋史•李纲传》:......更多
志
zhì①心意;
志向。
《观沧海》:“歌以咏~。
”《为学》:“人之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立志。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于学。
”③记忆;
记;
记住。
《屈原列传》:“博闻强~,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④标记。
《南齐书•韩系伯传》:“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
”⑤做标志。
《桃花源记》:“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之。
”⑥记事的书或文章。
《项脊轩志》:“余为此~,后五年,吾妻来归。
”⑦通“痣”,皮肤上的斑或......更多
扃
jiōng①门闩。
白居易《游悟真寺》:“门户无~关。
”②泛指门窗箱柜等上的闩栓销钮等。
《原君》:“摄缄滕,固~鐍。
”③闩上;
关上。
《项脊轩志》:“余~牖而居。
”④门户;
门扇。
孔稚珪《北山移文》:“或假步于山~。
”白居易《长恨歌》:“金阙西厢扣玉~,转教小玉报双成。
”查询
拔
bá①拔起;抽出。
《垓下之战》:“力~山兮气盖世。
”《鸿门宴》:“项庄~剑起舞。
”②选拔;提拔。
《出师表》:“是以先帝简~,以遗陛下。
”《陈情表》:“过蒙~擢,宠命优渥。
”③突出;超出。
《梦游天姥吟留别》:“势~五岳掩赤城。
”④攻下;攻取。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石城。
”【拔萃】1.指才能突出。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琬出类~,处群僚之右。
”2.指唐代破格考核授予官职制度.《新唐书......更多
来
lái①麦子。
《诗经•周颂•思文》:“贻我~牟,帝命率育。
”②来到。
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
”③使……来;
招致。
《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远方之贤良?
”④将来的;
未来的。
《后序》:“将藏之于家,使~者读之,悲予志焉。
”⑤以来,表示从过去某时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爱莲说》:“自李唐~,世人甚爱牡丹。
”⑥无实义,相当于“咧”、“吧”。
《归归去来兮辞》:“归去~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章
zhāng①音乐的一曲。
《史记•吕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令乐人歌之。
”②文章或作品的一篇。
《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
”③文章。
《三国志•陈思王植传》:“下笔成~。
”④法令规章。
《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耳。
”⑤奏章。
《狱中杂记》:“是无难,别具本~。
”⑥印章。
《核舟记》:“又用篆~一,文曰‘初平山人’。
”⑦花纹。
《捕蛇者说》:“黑质而白~。
”⑧明显;
鲜明。
《甘藷疏序》......更多
苗
miáo①没有吐穗的庄稼。
《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稀。
”②后代。
《史记•太史公自序》:“毕公之~,因以为姓。
”③事情的预兆或迹象。
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言者志之~,行者文之根。
”④夏季打猎。
《左传•隐公五年》:“春蒐夏~,秋狝冬狩。
”【苗而不秀】⒈人未成年就夭折。
⒉外貌好但无才能。
【苗末】后代子孙。
【苗裔】后代子孙。
讨
tǎo①声讨。
《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贼。
”②讨伐;
征伐。
《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贼兴复之效。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时予方以~贼督师桂林。
”③惩治;
处罚。
《殽之战》:“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焉!
”④探讨;
探求。
《谭嗣同》:“~论天下事。
”⑤谋取;
索取。
《水浒传》:“当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钱来还他?
”⑥请求。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你如今对俺......更多
词
cí①言词,词语。
《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
”《柳敬亭传》:“幕下儒生设意修~,援古证今,极力为之。
”②一种韵文形式,又叫“长短句”。
如“宋词”、“辛弃疾词”。
【词话】1.评论词的内容、形式或词的作者的书,体裁同诗话相似。
2.元明时说唱艺术的一种,形式有说有唱。
3.明代章回小说里夹有诗词的也叫词话。
【词林】1.指汇集在一起的文词。
也指文人聚集在一起。
萧统《答晋安王书》:“殽核......更多
遒
qiú①迫近。
《楚辞•招魂》:“分曹并进,~相迫些。
”【又】尽。
潘岳《秋兴赋》:“悟时岁之~尽兮。
”【引】聚集。
《诗经•商颂•长发》:“百禄是~。
”②刚劲,有力。
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猎猎晚风~。
”刘峻《广绝交论》:“~文丽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