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à①收进;

收藏。

《促织》:“不如拼搏一笑,因合~斗盆。

”②接受;

采纳。

《出师表》:“咨诹善道,察~雅言。

”③收容;

接纳。

《〈指南录〉后序》:“至通州,几以下不~死。

”④交纳;

交付。

《促织》:“成妻~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纳步】留步。

主人送客时,客请主人止步的谦辞。

wù①别;

不要。

表示禁止或劝阻。

《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②不,表示对动作的否定。

《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予,即患秦兵之来。

ér①儿童;

小孩子。

《两小儿辩日》:“也子东游,见两小~辩斗。

” 《促织》:“民日贴妇卖~,便无休止。

”②青年男子。

《促织》:“市中游侠~得佳者笼养之。

”③儿子。

《木兰诗》:“阿爷无大~,木兰无长兄。

” 《左忠毅公逸事》:“吾诸~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④儿子或女儿对父母的自称。

《孔雀东南飞》:“~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又;“兰之惭阿母:‘~实无罪过’”⑤词缀。

《朝天子•咏喇叭》:“喇叭......更多

bì①矫止弓弩的工具。

【引】辅正,纠正。

《尚书•益稷》:“予违汝~,汝无面从。

”②辅佐;辅助。

王禹偁《单州成武县主簿厅记》:“用是道~谐帝皇,则尧舜雍熙之化可致也。

”【又】辅佐别人的人。

《新唐书•房玄龄传》:“一日去良~,如亡左右手。

”③违背。

《汉书•韦贤传》:“其争如何?梦王我~。

”【弼亮】1.辅助,辅佐。

2.指相位。

【弼疑】指在君王左右担当辅佐的重任。

tú①宰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鼓刀~者。

”②屠杀;

大规模地残杀。

《史记•萧相国世家》:“项王与诸侯~烧咸阳而去。

”③屠夫;

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狼》:“一~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屠伯】宰杀牲畜的能手。

多喻称胡乱杀人的人。

yǐ①停止。

《十则》:“死而后~,不亦远乎?

”《劝学》:“学不可以~。

”②完毕;

完了。

《苏武传》:“剑斩虞常~。

”③治愈;

消除。

《捕蛇者说》:“可以~大风、挛踠、瘘、疠。

”④罢了;

算了。

《冯婉贞》:“诸君无意则~,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⑤已经。

《察今》:“舟~行矣,而剑不行。

”《垓下之战》:“汉皆~得楚乎?

”⑥随后;

随即。

《项脊轩志》:“庭中始为篱,~为墙,凡再变矣。

”⑦太;

过于。

《五人墓碑......更多

jì①憎恨;

厌恶。

《谭嗣同》:“而西后及贼臣~益甚,未及十日而变已起。

”②忌妒;

嫉妒。

《杨修之死》:“操虽称美,心甚~之。

”③顾忌;

畏惧。

《赤壁之战》:“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④忌讳;

禁忌。

《赤壁之战》:“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之。

”⑤禁止。

《庄子•则阳》:“未生不可~,已死不可阻。

”⑥父母去世之日。

《左传•昭公三年》:“及郊,遇懿伯之~,敬子不入......更多

jī①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

《诗经•商颂•玄鸟》:“邦~千里,维民所止。

”②门槛;

门限。

《诗经•邶风•谷风》:“不远伊迩,薄送我~。

”③田野。

萧纲《雉朝飞操》:“晨光照麦~,平野度春翚。

”【畿甸】京城周围五百里以内的土地,后泛指京城地区。

【畿田】方圆千里的土地。

jiāng①疆界;

边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民不以封~之界。

”②划分边界;

设立界限。

《诗经•小雅•信南山》:“我~我理,南东其亩。

”③极限;

止境。

《少年中国说》:“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

jí①收藏兵器。

《诗经•周颂•时迈》:“载~干戈。

”【引】止息;

禁止。

《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将自焚也。

”②收敛。

陶潜《归鸟》:“翼翼归鸟,~羽寒条。

”【戢翼】⒈敛翼停飞。

⒉比喻归隐不仕。

⒊泛指停止不前。

12345 共1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