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
chēng①称量;
衡量。
《汉书•枚乘传》:“夫铢铢而~之,至石必差。
”(铢、石:皆重量单位。
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石:一百二十斤。
)②举;
举起。
《诗经•七月》:“~彼兕觥,万寿无疆。
”(兕觥:犀牛角制做的酒杯。
)③称赞;
赞许。
《原毁》:“彼虽能是,其人不足~也。
”④称述;
称说;
说。
《屈原列传》:“上~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
”⑤称作;
号称;
称为。
《陈涉世家》:“乃诈~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罪
zuì①罪过;
犯法的行为。
《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
”《狱中杂记》:“苟入狱,不问~之有无,心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
”②有罪的人;
罪犯。
《赤壁之战》:“近者奉辞伐~。
”③过失;
过错。
《垓下之战》:“此天之亡我,非战之~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
”④惩罚罪行。
《韩非子•五蠹》:“以其犯禁也,~之。
”⑤归罪于。
《寡人之于国也》:“五无~岁,......更多
肉
ròu①人体及动物的肌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袒伏斧质请罪。
”②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荔枝图序》:“瓤~莹白如冰雪。
”③声音丰满悦耳。
《礼记•乐记》:“使其曲直、繁瘠、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
”【肉袒】脱去上衣,露出肢体,以示降服或谢罪。
谢
xiè①认错;
道歉。
《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罪。
”②推辞;
拒绝。
《孔雀东南飞》:“阿母~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③告别;
告辞。
《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客就车。
”④告诉;
劝戒。
《孔雀东南飞》:“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⑤感谢;
道谢。
《鸿门宴》:“乃令张良留~。
”⑥凋谢;
死。
《芙蕖》:“及花之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谢病】因病引退或谢客来访。
辱
rǔ①耻辱。
《岳阳楼记》:“宠~皆忘,把酒临风。
”②可耻。
《五人墓碑记》:“其~人贱行也,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③辱没;
受屈辱。
《马说》:“故虽有名马,只~于奴隶人之手。
”④侮辱;
欺辱。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廷叱之,~其群臣。
”⑤玷辱;
辜负。
《汉书•苏武传》:“屈节~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⑥谦词。
用于客套,意思是由于自己使对方受屈辱,可译为“承蒙”、“屈尊”、“劳驾”等。
《报任安书》......更多
高
gāo①高,与“低”、“矮”、“下”相对。
《涉江》:“山峻~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 《滕王阁序》:“天~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②加高;
抬高。
《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其直,亦无售者。
”③重;
推崇。
《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
不远而复,先典攸~。
”④高度。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万仞。
” 《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可二黍许。
”⑤高处。
《劝学》:“登~......更多
加
jiā①浮夸;
夸大其辞。
《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也,必以信。
”②加上;
加于。
《鸿门宴》:“樊哙覆其盾于地,~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③施加;
施用。
《廉颇蔺相如列传》:“强秦之所以不敢~兵谋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④施予;
给予。
《唐雎不辱使命》:“大王~惠,以大易小,甚善。
”⑤增加;
增益。
《劝学》:“登高而招,臂非~长也,而见者远。
”⑥厉害;
更厉害。
《序》:“杌陧之象视清季有~。
”⑦益处;
勿
wù①别;
不要。
表示禁止或劝阻。
《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②不,表示对动作的否定。
《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予,即患秦兵之来。
”
先
xiān①次序或时间在前的。
《后序》:“舟与哨相后~,几邂逅死。
”【又】以……为先;
放在前面。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②走在前面;
向前走。
《国殇》:“矢交坠兮士争~。
”③先导;
前驱;
表率。
《五人墓碑记》:“吾社之行为士之~者,为之声义。
”④抢先;
先做。
《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不~于我,则~于彼。
”⑤从前的;
过去的。
《孔雀东南飞》:“果不如~愿,又非君所详。
”⑥对已......更多
卒
zú①步兵;
士兵。
《过秦论》:“率疲弊之~,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郑伯克段于鄢》:“缮甲兵,具~乘。
”②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一卒。
《叔向贺贫》:“昔栾武子无一~之田。
”《谋攻》:“全~为上,破~次之。
”③差役;
隶卒。
《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感焉。
”④死。
《董宣执法》:“年七十四,~于官。
”《赤壁之战》:“初,鲁肃闻刘表~。
”⑤完成;
完结。
《孔雀东南飞》:“谓言无罪过,供......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