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
zhá①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令尚书给笔~。
”②书信。
颜延之《赠王太常》诗:“遥怀具短~。
”③古时铠甲上的金属叶片。
《左传•成公十六年》:“蹲甲射之,彻七~焉。
”④因瘟疫而死。
《列子•汤问》:“土气和,亡~厉。
”【札札】象声词。
概
gài①量米粟时刮平头斛用的木板。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者,平量也。
” 【引】刮平;
削平。
《管子•枢言》:“釜鼓满,则人~之。
”(釜、鼓:量器。
)②大略;
大体。
《史记•伯夷列传》:“其文辞不少~见。
”③节操;
风度。
《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若二三子谓识去就之~。
”《晋书•桓温传》:“温豪爽有风~。
”④景象;
状况(后起意义)。
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故山多药物,胜~忆桃源。
涣
huàn①离散;
散开。
柳宗元《愚溪对》:“四海有水,散~而无力,不能负芥。
”②水流盛大的样子。
吕同老《丹泉》:“清音应空谷,潜波~寒塘。
”③通“焕”,鲜明。
④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坎下巽上。
《周易•涣》:“象曰:风行水上,~。
”【涣号】帝王的旨令,恩旨。
【涣衍】声音缓慢。
灾
zāi①火灾。
《左传•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
”②泛指各种灾祸。
《齐桓晋文之事》:“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
”《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
”【灾变】反常的自然变化。
【灾眚】灾难。
【灾祥】祸福。
【灾异】自然灾害和反常的自然现象。
牍
dú①古代写字用的狭长的木板。
杨修《答临淄侯笺》:“握~持笔。
”【引】书籍;
文书。
《后汉书•荀悦传》:“所见篇~,一览鉴我能诵记。
”《汉书•陈遵传》:“性善书,与人~,主皆藏去以为荣。
”②竹制乐器,舂地而发出的声音。
《周礼•春官•笙师》:“舂~,应雅以教祴乐。
”
物
wù①事物;
东西。
《归去来兮辞》:“善万~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休。
”②除自己以外的人和物。
《岳阳楼记》:“不以~喜,不以己悲。
”【物故】死亡。
【物华】物的精华。
自然美景。
【物理】事物的常理及其内在的规律。
【物色】⒈牲畜的毛色。
⒉各类物品。
⒊外貌形象。
⒋寻找;
察看;
访求。
⒌风物;
景色。
【物议】众人的议论批评。
查询
理
lǐ①雕琢、加工玉石。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其璞而得宝焉。
”②治理;
管理。
《诗经•大雅•江汉》:“于~于~,至于南海。
”③料理;
整理;
整顿。
《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财,不为征利。
”④清明;
安定;
治理得好。
《张衡传》:“上下肃然,称为政~。
”⑤道理;
规律;
原则;
法则。
《孔雀东南飞》:“兰芝仰头答:~实如兄言。
”《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
”《伶官传序》:“自然之~也。
”⑥义理。
瑜
yú①美玉。
《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兮,穷不知所示。
”②玉的光彩,比喻优点。
《礼记•聘义》:“瑕不掩~。
”③美好;
美貌。
《汉书•礼乐志》:“象载~,白集西。
”
籍
jí①名籍。
写有朝臣姓名、年龄、身份、状貌特征,长二尺,挂在宫门上以备官员出入时查对的竹片。
《黄生借书说》:“通~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②名册;
登记簿。
《复庵记》:“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
”③登记入册。
《鸿门宴》:“~吏民,封府库。
”④书籍;
书册。
《活板》:“板印书~,唐人尚未盛为之。
”⑤籍贯。
韩愈《寄崔立之》:“旧~在东都。
”⑥籍田。
君王在京城附近占有的田地。
《国语•周语》:“王治农于~......更多
絣
pēng①古代氏族的一种纺织品。
②穿甲的绳。
《战国策•燕策一》:“妻自组甲~。
” 【又】用绳索捆绑、束缚。
③续;
继续。
《后汉书•班固传》:“将~万嗣。
”④通“绷”,紧张。
bīng杂;
错杂。
《汉书•扬雄传下》:“~之以象类,播之以人事。
”pēg没有花纹的丝织品。
韦庄《汧阳间》:“汧水悠悠去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