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fù①返回;
回还。
《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先典攸高。
”《信陵君窃符求赵》:“以是知公子恨之~返也。
”②回复;
回答。
《信陵君窃符求赵》:“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谢。
”《送东阳马生序》:“不敢出一言以~。
”③恢复;
还原。
《出师表》:“兴~汉室,还于旧都。
”《师说》:“师道之不~,可知矣。
”④免除赋税徭役。
《史记•高祖本纪》:“沛幸得~,丰未得~。
”⑤报复。
桓宽《盐铁论•本论》:“有~匈奴之志。
大
dà①与“小”相对。
《鸿门宴》:“~行不顾细谨。
”②重要的;
重大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③年长的;
排列第一的。
《木兰诗》:“阿爷无~儿,木兰无长兄。
”④表示范围广,数量多。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会宾客。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表示程度深。
《董宣执法》:“帝~怒,召宣,欲箠杀之。
”tài①通“太”,最。
《左传•......更多
弹
dàn①弹弓。
《战国策•楚策四》:“左挟~,右摄丸。
”②圆形的弹丸,弹子。
徐陵《紫骝马》:“角弓连两兔,珠~落双鸿。
”③烟火弹、炸弹、枪弹、炮弹等的统称。
《谭嗣同》:“今营中枪~火药皆在荣贼之手。
”tán①用弹子发射弹丸。
《左传•宣公二年》:“从台上~人,而观其辟丸也。
”②用手指敲。
《屈原列传》:“新沐者必~冠,新浴者必振衣。
”③弹奏。
《孔雀东南飞》:“十五~箜篌,十六诵书。
”《琵琶行》:“低眉信......更多
就
jiù①接近;
靠近;
趋向。
《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赤壁之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孤。
”②上;
上登。
《信陵君窃符救赵》:“乃谢客~车。
”③就任;
就职。
《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职不~。
”④参加;
参与。
《芋老人传》:“知从郡城~童子试归。
”⑤承受;
接受。
《殽之战》:“使归~戮于秦。
”⑥择取;
效法。
《原君》:“去其不如舜者,~其如舜者。
”⑦成就;
成功。
《乐羊子妻》:“当日知其所亡以~......更多
忉
dāo见“忉怛”、“忉忉”【忉怛】忧伤;
悲哀。
李陵《答苏武书》:“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耳。
”【忉忉】⒈忧伤样子。
《诗经•齐风•甫田》:“无思远人,劳心~。
”⒉唠叨。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书》:“客多,偷隙作此简,鄙怀欲述者多,不觉~。
”查询
救
jiù①制止;
阻止。
《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与?
’”②救援;
救助。
《信陵君窃符救赵》:“魏王使将军晋鄙十万众~赵。
”③治疗;
医治。
《吕氏春秋•劝学》:“是~病而饮之以堇也。
”
忝
tiǎn辱。
《汉书•叙传下》:“陵不引决,~世灭姓。
”《训俭示康》:“二十~列科名。
” 成语有“忝列门墙”。
敬
jìng①严肃;
慎重。
《论语•颜渊》:“君子~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②严肃慎重地对待。
《谏太宗十思疏》:“忧懈台则思慎始而~终。
”③尊敬;
敬重。
《后序》:“北虽貌~,实则愤怒。
”④敬意。
《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以修~也。
”⑤恭敬。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使客斩其仇头,~进如姬。
”
符
fú①古代传达命令,征调兵将等用的凭证。
以竹木或金玉制成,从中间剖分两半,有关双方各执一半,使用时对合验证。
《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合~,疑之。
”②祥瑞的征兆。
迷信人认为是天神示给人的某种启示。
《汉书•扬雄传》:“方将俟元~,以禅梁甫之基,增泰山之高。
”③古代下行公文的一种文本。
《商君书•定分》:“各为尺六寸之~,明书年、月、日、时、所问法令之名,以告吏民。
”④相合;
符合。
《汉书•扬雄传•甘泉赋......更多
耐
nài①禁得起;
受得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此物性不~寒。
【引】适宜。
高适《广陵别郑处士》:“江田~插秧。
”②通“耏”,古代一种剃掉胡须的刑罚。
③通“奈”,奈何。
向子諲《西江月•微步凌波尘起》:“秀色著人无~。
”néng通“能”,能够。
《礼记•乐记》:“故人不~无乐。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