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cháo①海水定时涨落叫潮。
枚乘《七发》:“江水逆流,海水上~。
”②潮湿。
范成大《没冰铺晚晴月出晓复大雨上漏下湿不堪其忧》诗:“旅枕梦寒涔屋漏,征衫~润冷炉熏。
”【潮信】即潮汐。
因其涨落有定时,故称“潮信。
”【潮音】潮声。
后多指僧众诵经之声。
濯
zhuó①洗涤。
《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我缨。
”【又】用……洗涤。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坐茂树以终日,~清泉以自洁。
”【濯濯】⒈肥泽貌。
⒉光秃貌。
⒊清朗,明净。
火
huǒ①火;
火焰。
《五蠹》:“有圣作,钻燧取~以化腥臊。
”②比喻紧急,急迫。
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明朝游上苑,~速报春知。
”③比喻激动、暴躁、愤怒。
白居易《感春》:“忧喜皆心~。
”④古代军队的建制单位,十人为“火”。
柳宗元《段太尉事状》:“皆解甲,散还~伍中。
”⑤同“伙”,同伴。
《木兰诗》:“出门看~伴,~伴皆惊惶,。
”⑥古代星名,又叫“心宿”。
《诗经•七月》:“七月流~,九月授衣。
”⑦五行......更多
灰
huī①物体燃烧后剩下的粉末状的东西。
《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飞烟灭。
” 【又】使……变成灰。
《后汉书•文苑传》:“~珍奇。
”②尘土。
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腾蛇乘雾,终为土~。
”③指一种介于黑白之间的颜色。
《晋书•郭璞传》:“时有物,大如水牛,~色卑膝……”④意志消沉;
沮丧。
陆游《舟中偶书》:“白首自怜心未~。
”【灰壤】地表下层土壤的一种。
用以比喻地下、九泉。
燕
yàn①燕子。
《陈涉世家》:“~雀安知鸿鹄之志战!
”②通“宴”。
以酒食待客。
《汉书•高五王传》:“帝与齐王~饮。
”③通“晏”。
安闲。
《苦斋记》:“~坐于华堂之上。
”yān周代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燕出】帝王微服出行。
查询
犹
yóu①一种猿类动物。
《水经注•江水》:“山多~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岩树。
”②如同;
好像。
《隆中对》:“孤之有孔明,~鱼之有水也。
”③仍然;
还是。
《隆中对》:“然志~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④尚且。
《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
”
狼
láng一种野兽,形状略像狗,昼伏夜出,性情凶残。
比喻凶狠、贪婪。
《鸿门宴》:“夫秦王有虎~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狼烟】古代边关报警时烧起的烟。
猝
cù突然;
出乎意外。
《五人墓碑记》:“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发。
”《促织》:“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然跃去。
”【猝故】突然的变故。
《新唐书•兵志》:“今外有不廷之虏,内有梗命之臣,而禁兵不精,其数削少,后有~,何以待之?
”【猝嗟】犹“叱咤”。
怒斥声。
《汉书•韩信传》:“项王意乌~,千人皆废。
”(意乌:怒吼声。
)
献
xiàn①献祭。
《仪礼•聘礼》:“荐脯醢,三~。
”②奉献;
进献。
《捕蛇者说》:“谨食之,时而~焉。
”③提出。
《愚公移山》:“其妻~疑。
”④表现;
呈现。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鸟兽之游,举熙熙然回巧~技。
”【献芹】上书建议自谦意见不足取,或以物赠给,谦言礼品微薄,称献芹或芹献。
由
yóu①经过。
《论语•雍也》:“谁能出不~户?
”②捱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彻。
”③自;
从。
《狱中杂记》:“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窦出者,日三四人。
”④由于。
《论衡•实知》:“知物~学,学乃知之。
”⑤原因。
《订鬼》:“致之何~?
”⑥机会。
《答司马谏议书》:“无~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⑦通“犹”。
犹如;
如同。
《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今之视昔。
”【由来】⒈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