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
shù①传述;
遵循前人的说法或继续前人的事业。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否则不能继~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②记述。
《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备矣。
”③讲述。
《左忠毅公逸事》:“后常流涕~其事以语人。
”【述遵】遵循。
鸷
zhì①凶猛的鸟。
《夸父逐日》:“猛兽食颛民,~鸟攫老弱。
”【又】名词作状语,像鸷一样凶猛。
《冯婉贞》:“操刀挟盾,揉进~击。
”②凶猛。
《冯婉贞》:“而便捷猛~终弗逮。
”
邪
xié邪恶;
不正。
《屈原列传》:“谗谄之蔽明也,~曲之害公也。
”yé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马说》:“其真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
”【邪辟】乖戾不正。
【邪赢】用不当手段来获利。
郐
kuài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密县东北。
郐国很小,成语有“自郐以下”,比喻其余不值一提的部分。
锄
chú①除草松土的农具,锄头。
《兵车行》:“纵有健妇把~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②用锄头除草松土。
李绅《悯农》:“~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③铲除,除掉。
《病梅馆记》:“~其正,遏其生气。
”成语有“锄强扶弱”。
霆
tíng①雷;
疾雷。
仲长统《昌言•理乱》:“暴风疾~不足以方其怒。
”成语有“雷霆万钧”。
②闪电。
《淮南子•兵略》:“疾雷不及塞耳,疾~不瑕揜目。
”
鞠
jū①古代一种用来踢打玩耍的球。
曹植《名都篇》:“连翩击~壤,巧捷惟万端。
”②养育;
抚养。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我。
”③通“鞫”。
审问;
审讯。
《史记•李斯列传》:“令~治之。
”④弯腰,表示恭敬谦逊。
《论语•乡党》:“入公门,~躬如也。
” 【引】小心谨慎。
《后出师表》:“臣~躬尽瘁,死而后已。
”
韫
yùn藏。
《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引】怀有。
刘孝标《辩命论》:“~奇才而莫用。
” br> 【韫藉】同“蕴藉”,含蓄宽容。
韵
yùn①和谐悦耳的声音。
《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
”②韵部。
《活板》:“每~为一贴,木格贮之。
”③诗歌、辞赋等的韵脚。
《滕王阁序》:“一言均赋,四~俱成。
”④气质;
性格。
《归田园居》:“少无适俗~。
”⑤情趣;
韵味。
《图画》:“故中国之画以气~胜。
”【韵宇】器量;
气度。
【韵语】押韵的诗文。
韶
sháo①传说舜时代的乐曲名。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三月不知肉味。
”②美;
美好。
白居易《岁暮》:“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颜去不回。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