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
jiē①台阶。
《哀江南》:“枯枝败叶当~罩,谁祭扫?
。
”②梯子。
《盐铁论•刑德》:“犹释~而欲登高。
”③官阶;
官位的等级。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敢问降~何由?
。
”④缘由;
原因。
《国语•周语中》:“夫婚姻,祸福之~也。
”⑤凭借物;
资本。
《汉书•异姓诸侯表》:“汉亡尺土之~,……五载而成帝业。
”【阶祸】祸害的原由。
【队缘】攀附;
赁借。
陟
zhì①登;
上。
一般指登山或登高。
《诗经•周南•卷耳》:“~彼高冈,我马玄黄。
”②提升;
提拔。
《出师表》:“~罚臧否,不宜异同。
”
顶
dǐng①人的头顶。
《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踵~而卧,无可旋避。
”②物体最高的部分。
《雁荡山》:“山~有大池。
”③用头支持。
周邦彦《汴都赋》:“其败也抉目而折骨,其成也~冕而垂裳。
”④支撑;
承受。
《西游记》:“扫地的,也是他,~门的,也是他。
”⑤最;
极。
《制台见洋人》:“外国人~讲情理。
”⑥顶替。
《文献通考•兵》:“每二匹必有一卒以~其名而盗取其钱。
”⑦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
《林黛玉进贾府》:“......更多
黍
shǔ①黍子;
黄米。
《荷蓧丈人》:“杀鸡为~而食之。
”②古代度量衡以十黍为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
又以十黍为一分,十分为一寸。
《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有奇,高可二~许。
”
鼎
dǐng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多圆形三足两耳。
《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之调。
”②常以鼎足之形比喻三方并立。
《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足之形成矣。
”③古代曾把鼎作为传国之宝,于是用它代表宝器。
喻指王位、帝位等。
《毛遂自荐》:“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大吕。
”《阿房宫赋》:“~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④三足香炉。
《促织》:“问者爇香于~,再拜。
”⑤显赫。
左思《吴都赋》......更多
了
liǎo①结束;
完毕;
了结。
《林黛玉进贾府》:“一语未~,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
”②明白;
懂得。
《南史•蔡撙传》:“卿殊不~事。
”③全;
完全。
《晋书•谢安传》:“~无喜色。
”④毕竟;
终于。
《新唐书•姚南仲传》:“虽欲自近,~复何益?
”⑤眼珠明亮。
《孟子•离娄上》:“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焉。
”⑥清晰;
清楚。
《论衡•自纪》:“言~于耳,则事味于心。
”⑦高;
远。
《楚辞•九辨》:“~冥冥而薄天。
伟
wěi①高大;
壮美。
《三国志•诸葛亮传》:“身长八尺,容貌甚~。
”②奇异。
《史记•留侯世家》:“衣冠甚~。
”【又】认为……奇异。
《东方朔》:“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之。
”③伟大;
才识卓越。
《庄子•大宗师》:“~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
”【伟器】大器,指能担当大事的人才。
佣
yōng①被雇用劳动。
《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耕。
”②通“庸”,不高明。
《荀子•非相》:“是以终身不免坤~污俗。
”【佣书】受雇为人抄书。
查询
击
jī①敲击;
敲打。
《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而求之。
”②敲打弹奏(乐器)。
《荆轲刺秦王》:“高渐离~筑,荆轲和而歌。
”③撞击;
碰撞。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柱。
”④击刺。
《鸿门宴》:“请以剑舞,因~沛公于坐。
”⑤攻打;
攻击。
《信陵君窃符救赵》:“得选兵八万人,进兵~秦军。
”⑥打劫。
《论积贮疏》:“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
”⑦拍打。
《涉江》:“齐吴榜以~汰......更多
卷
juǎn①把东西卷裹成圆筒形。
《过秦论》:“有席~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②翻卷;
掀起;
裹起。
《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起千堆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我屋上三重茅。
”③席卷;
全部盗取或侵吞。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他意欲~了两家的银子逃去。
”juàn①书卷;
书籍。
《核舟记》:“鲁直左手执~末,右手指~。
”②整部书的一部分。
《后序》:“使北营,留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