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chǔ①停留,止息。
《孙子•军事》:“是故卷甲而遁,日夜不~。
”②住,居住。
《岳阳楼记》:“~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③闲居,隐居。
《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室者。
”④相处。
《后序》:“与贵酋~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⑤处置,处理。
《孔雀东南飞》:“~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赤壁之战》:“愿将军量力而~之。
”chù①处所,地方。
《垓下之战》:“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
”《......更多
夷
yí①我国古代东部民族,后泛指中原以外各族。
《涉江》:“哀南~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②泛指外国或外国人。
《三元里抗英》:“逆~各狐凭鼠伏,潜逃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③平坦。
《核舟记》:“其船背稍~。
”《游褒禅山记》:“夫~以近,则游者众。
”④铲平;
除平。
《赤壁之战》:“今操芟~大难,略已平矣。
”⑤杀;
灭。
《苏武传》:“大臣亡罪~灭者数十家。
”⑥和悦。
《送东阳马生序》:“与之论辩,言和而色~。
契
qì①通“锲”。
刻;
锲刻。
《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其舟。
”②契约;
符契。
《荆轲刺秦王》:“必得约~以报太子也。
”③吻合;
投合。
《兰亭集序》:“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
”【契勘】宋代公文书用语。
按查,考订,审核。
彷
páng见“彷徬”。
【彷徬】也写作“徬徨”。
⒈徘徊;
来回走动。
《促织》:“惟~瞻顾,寻所逐者。
”⒉犹豫不决;
去向未定。
《后序》:“真州逐之城门外,几~死。
”⒊心里不安宁;
不踏实。
《孔雀东南飞》:“行人驻足听,寡妇起~。
”
彻
chè①通;
通达。
《滕王阁序》:“云销雨霁,彩~区明。
”(销:通“消”。
)《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
”②透,穿过。
《小石潭记》:“日光下~,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③尽;
完;
到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
”④通“撤”。
去掉;
拿掉。
《赵威后问齐使》:“~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彻骨】透到骨肉,比喻程度极深。
【彻席】死的委婉说法。
李绛《兵部尚书王绍神道碑......更多
徜
cháng①逍遥,安闲自在。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身以~徉。
”②徘徊,彷徨。
张衡《思玄赋》:“会帝轩之未归兮,怅~徉而延佇。
”
娱
yú①欢乐。
《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自~,颇示己志。
”【又】使……快乐。
《墨池记》:“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其意于山水之间。
”②乐趣。
《兰亭集序》:“足以极视听之~,信可乐也。
”【娱志】寄托高尚的志向。
嫡
dí①正妻,与“庶”相对。
《诗经•江有汜序》:“勤中无怨,~能悔过也。
”②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
《左传•文公十七年》:“归生佐寡君之~夷。
”(归生辅佐我国国君的嫡子。
归生、夷:人名。
)《公羊传•昭公五年》:“匿~之名也。
”③血统最近的。
《林黛玉进贾府》:“竟是个~亲的孙女。
”④正宗;
正统。
学
xué①学习。
《论语》:“~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学问;
知识。
《为学》:“人之为~有难易乎。
”③学校。
《送东阳生序》:“今诸生学于太~。
”【学宫】学校。
【学馆】⒈太学的学舍。
⒉私塾。
【学涉】学识修养。
客
kè①寄居他乡;
旅居在外。
《柳毅传》:“念乡人有~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②旅居在外的人。
《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
”③宾客;
客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旦日,~从外来。
”④门客;
食客。
寄食于豪门贵族并为之效力的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诸侯以公子贤,多~,不也加兵谋魏十余年。
”【又】作食客;
寄食于他。
如“冯谖~孟尝君”。
【又】以客礼相待;
以……为客。
《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