锷
è①刀剑的刃。
《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
”②釿锷。
器物上的凹处叫釿,凸处叫锷。
《说文•谆韵》:“釿,器之釿锷。
”③通“堮”崖岸;
边际。
张衡《西京赋》:“在彼灵囿之中,前后无有垠~。
”
阼
zuò大堂前东面的台阶。
古代宾客相见时,客人走西面的台阶,主人走东面的台阶。
,常“阼阶”连用。
《礼仪•乡饮酒》:“主人~阶上……宾西阶。
”【引】封建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因此以“阼”指帝位。
《史记•文帝本纪》:“皇帝即~。
”
隤
tuí①坠落;
落下。
班固《西都赋》:“巨石~,松柏仆。
”②倒塌;
使倒塌。
司马相如《上林赋》:“~墙填堑。
”【引】败坏。
《报任安书》:“~其家声。
”③跌倒。
《淮南子•原道训》:“先者~陷,则后者以谋。
”【隤然】柔顺的样子。
鞯
jiān垫马鞍的东西。
《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
”
顶
dǐng①人的头顶。
《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踵~而卧,无可旋避。
”②物体最高的部分。
《雁荡山》:“山~有大池。
”③用头支持。
周邦彦《汴都赋》:“其败也抉目而折骨,其成也~冕而垂裳。
”④支撑;
承受。
《西游记》:“扫地的,也是他,~门的,也是他。
”⑤最;
极。
《制台见洋人》:“外国人~讲情理。
”⑥顶替。
《文献通考•兵》:“每二匹必有一卒以~其名而盗取其钱。
”⑦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
《林黛玉进贾府》:“......更多
额
é①额头;
脑门儿。
《西门豹治邺》:“叩头且破,~血流地,色如死灰。
”②牌匾;
匾额。
《过小孤山大孤山》:“庙在山之西麓,~曰:‘惠济’。
”③数目。
《新五代史•刘审交传》:“租有定~。
”【额手】以手加额,表示庆幸。
饔
yōng①熟食。
《汉书•杜钦传》:“亲二宫之~膳,致晨昏之定省。
”【又】特指熟肉。
张衡《西京赋》:“酒车酌醴,方驾驾授~。
”②烹饪。
如古代有饔人之官。
③朝食,上午吃的一顿饭。
《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飧而治。
”
卷
juǎn①把东西卷裹成圆筒形。
《过秦论》:“有席~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②翻卷;
掀起;
裹起。
《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起千堆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我屋上三重茅。
”③席卷;
全部盗取或侵吞。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他意欲~了两家的银子逃去。
”juàn①书卷;
书籍。
《核舟记》:“鲁直左手执~末,右手指~。
”②整部书的一部分。
《后序》:“使北营,留北......更多
坐
zuò①坐。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臂部靠在脚后跟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章台见相如。
”②坐(在座位上)。
《口技》:“口技人~屏障,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③座位。
《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上。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座”。
④犯罪;
因……犯罪;
犯……罪。
《晏子使楚》:“王曰:‘何~?
’曰:‘~盗。
’”⑤牵连治罪。
《苏武传》:“副罪,当相~。
”⑥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更多
坦
tǎn①平直;
宽广。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其地~而平,其水淡而清。
”【引】开阔;
广大。
张衡《西京赋》:“虽斯宇之既~。
”②露出。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唯有一郎在东床上,~腹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