惛
hūn神志不清;
迷乱;
糊涂。
《齐桓晋文之事》:“吾~,不能进于是矣。
”【惛惛】⒈糊涂;
昏暗不明。
《汉书•王温舒传》:“吾为人少文,居它,~不辩。
”⒉静默;
专一。
荀子《劝学》:“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惛眊】形容人衰老。
押
yā①在公文、契约上所签的字或所画的记号,以做凭证。
《宋史•高宗纪》:“必先书~而后报行。
”②监督;
主管。
《新唐书•百官志》:“以六员分~尚书六曹。
”③帘轴,用以镇帘。
李商隐《灯》诗:“影随帘~转。
”④通“压”。
压住。
《晋书•东夷辰韩传》:“以石~其头使扁。
”⑤押韵。
苏轼《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诗:“君看~强韵,已胜郊与岛。
”
拄
zhǔ①支撑。
枚乘《七发》:“蚑蟜蝼蚁闻之,~喙而不能前。
”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陈以如意~颊,望鸡笼山叹曰:‘孙伯符志业不遂。
’”②讥刺;
反驳。
《汉书•朱云传》:“既论难,连~五鹿君。
”
掣
chè①牵引;
拉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红旗冻不翻。
”②抽取。
《晋书•王献之传》:“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其笔不得。
”③拴着;
拽着。
《柳毅传》:“俄有赤龙长千尺……项~金锁,锁牵玉柱。
”【掣电】闪电。
形容迅疾。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倾城知。
”【掣肘】拉住胳膊。
比喻在别人做事时从旁牵制阻挠。
《旧唐书•陆贽传》:“若谓志气足任,方略可施,则当要之于......更多
擿
zhì①搔;
抓。
《列子•黄帝》:“指~无痟痒。
”②搔头,古代妇女头上的一种首饰。
《后汉书•舆服志下》:“诸簪珥皆同制,其~有等焉。
”③投掷。
《庄子•胠箧》:“~玉毁珠。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掷”。
tì挑。
韩愈《送穷文》:“~块杳微。
”【引】挑动,指使。
《汉书•谷永传》:“卫将军商密~永令发去。
”【又】揭发。
《后汉书•贾复传》:“以~发其奸。
”
斫
zhuó①砍;
削。
《冯婉贞》:“冯婉贞挥刀奋~,所当无不披靡。
”②偷袭。
《三国志•魏书•傅永传》:“永量吴楚之兵,好以~营为事。
”
晚
wǎn①傍晚。
《汉书•天文志》:“伏见蚤~。
”②时间靠后。
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六:“一丘之禾,则后种者~实。
”《韩非子•存韩》:“乃用臣斯之计~矣。
”【又】接近终了,一个时期的后一段。
《唐书•刘禹锡传》:“禹锡~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
”
普
pǔ普遍;
全面。
《史记•秦始皇本纪》:“~施明法。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天一统,于是定矣。
”
栉
zhì①梳子或篦子。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
”②梳理头发。
《报刘一丈书》:“闻鸡鸣,即起盥~。
”③清除。
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垢爬痒,民获苏醒。
”
桓
huán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汉书•尹赏传》:“瘗寺门~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