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ē①失足跌倒;

摔倒。

常用来比喻挫折。

晁错《言兵事疏》:“~而不振。

”②错误。

《荀子•王霸》:“此夫过举跬步而觉~千里者夫。

”(走错半步就可经觉察到将会差误千里。

跬:半步。

)③脚掌。

傅毅《舞赋》:“跗蹋摩~。

”④放纵不拘。

《三国志•蜀书•简雍传》:“性简傲~宕。

huái①踝骨及踝关节。

《洛阳伽蓝记•城西》:“蹶倒伤~。

”②脚跟。

《礼记•深衣》:“负绳及~以应直。

bó①向前仆倒。

《捕蛇者说》:“饥渴而顿~。

”《治平篇》:“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而死者之比乎?

”②事情遭受挫折。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与民贼相搏,踬~者屡。

”③败亡;

破灭。

《管子•七臣七主》:“故设用无度,国家~。

”pòu毁坏,破碎。

《吕氏春秋•行论》:“将欲~之,心高兴之。

”查询

zhì①跌倒;

伴倒。

《左传•宣公十五年》:“杜回~而颠,故获之。

”②遇事不顺利,受挫折。

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事~两如直,心惬三避贤。

jué①跌倒;

跌跤。

《柳毅传》:“毅恐~仆地。

”②颠覆;

挫败。

贾谊《陈政事疏》:“~六国,兼天下。

”【又】使……受挫败。

《赤壁之战》:“必~上将军。

”③挫伤;

损伤。

《教战守策》:“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痿~而不复振。

”④竭尽;

耗尽。

《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靡之甚多,天下财产何得而不~?

”⑤顿;

磕;

叩。

《与陈伯之书》:“朝鲜、昌海,~角受化。

bì①腿瘸。

柳宗元《起废答》:“少而病~,日愈以剧。

”②仆倒。

法显《佛国记》:“王来见之,迷闷~地,诸臣以水洒面,良久乃苏。

”【躄躄】行动迟缓的样子。

李贺《感讽》:“奇俊无少年,日车何~。

tuí①倒塌。

《礼记•檀弓》:“泰山其~乎,梁木其坏乎。

”②下坠。

潘岳《寡妇赋》:“岁云暮兮日西~。

”③衰败;

败坏。

《训俭示康》:“嗟乎,风俗~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④恭顺;

安详。

《北史•庾信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然,有过人者。

”【颓放】散慢而不拘礼法。

diān①头顶。

《诗经•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

”【又】物体的顶部。

陶潜《归园田居》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②倒下;

跌倒。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危而不持,~而扶。

”③通“癫”。

精神失常。

张籍《罗道士》:“持花歌咏似狂~。

”【颠踣】跌倒。

【颠饮】狂饮。

zhàng①刀、剑、戈、戟等武器的总称。

《智取生辰纲》:“歇下担~,那十一人都去松林树下睡倒了。

”成语有“明火执仗”。

②仪仗。

《高祖还乡》:“拿着些不曾见过的器~,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③执,拿。

《盐铁论•结和》:“高皇帝~剑定九州。

”④依靠;

凭借。

《赤壁之战》:“将军神武雄才,~父兄之烈。

”⑤宫廷、官府内持兵器作侍卫和表示礼仪的人。

《新唐书•仪卫志》:“朝会之~……号衙内五卫。

yǎn①仰卧;

又为仰面向后倒,与“仆”相对。

《窦娥冤》:“人拥的我前合后~。

”②信息;

停止。

《庄子•徐无鬼》:“为义~兵,造兵之本也。

”【偃蹇】⒈高耸的样子。

⒉高傲的样子。

【偃息】安卧。

【偃仰】⒈悠闲安逸的样子。

⒉仰面倒下。

12345 共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