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汉书•外戚传下》:“~扬幽昧之过,此臣所深痛也。

”今有“攻讦”。

chuāng伤;

伤口。

《书博鸡者事》:“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

”《荆轲刺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

”chuàng开创,首创。

《出师表》:“先帝~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复庵记》:“华下之人助之材,以~是庵而居之。

”【创痏】1.创伤,疮伤。

2.比喻民生疾苦,祸害。

【创痍】也作“创夷”。

1.创伤。

班固《后汉书•袁谭传》:“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于幽冥,~被于草棘。

”2.比喻人民遭受的战祸......更多

lì①“砺”的古字,磨刀石。

《史记•高祖功臣年表》:“泰山若~。

”②磨。

《殽之战》:“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兵,秣马矣。

”③磨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参之谷梁氏以~其气。

”④严肃;

严厉。

《五人墓碑记》:“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⑤厉害;

猛烈。

《满井游记》:“余寒犹~。

”⑥通“励”。

劝勉;

激励。

《三国志•诸葛亮传》:“亲秉旄钺,以~三军。

”【厉风】⒈大风。

⒉西北风。

......更多

shēn诵读。

《礼记•学记》:“今之教者,~其佔毕。

”【呻吟】⒈曼声而吟,诵读。

⒉病痛时的低哼声。

āi①悲痛;

伤心。

《荆轲刺秦王》:“伏尸而哭,极~。

”《柳毅传》:“词毕,又~咤良久。

”《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而后人~之。

” 〖又〗以……为哀。

《殽之战》:“秦不~吾丧而伐吾同姓。

”②怜悯;

同情。

《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捕蛇者说》:“君将~而生之乎?

”③〈名〉丧事。

《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为发~,泣之而去。

”【哀感顽艳】形容文章凄恻动人,能使愚昧......更多

shè①射箭;

用弓射击。

《江城子•密州出猎》:“亲~虎,看孙郎。

”【又】用枪炮射击;

用火器发射。

《三元里抗英》:“炮火火箭纷纷打~贡院。

”②喷射。

鲍照《苦热行》:“含沙~流影,吹蛊痛行晖。

”③照射。

徐宏祖《楚游日记》:“光由隙中下~,宛如钩月。

”④猜度;

猜谜。

《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者中,弈者胜。

”⑤追求;

谋求。

《南史•沈约传》:“自负高才,昧于荣利,乘时~势,颇累清淡。

”yì①中国......更多

chèn①热病,病。

【引】毛病,缺陷。

【又】灾患,忧患。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其为~毒,胡可单言!

”②痛苦。

郑思肖《心史总后序》:“我罹大变,心~骨寒。

dá①悲痛;

痛苦。

《屈原列传》:“疾痛惨~,未尝不呼父母也。

” 【又】使……悲痛。

《柳毅传》:“悲泗淋漓,诚~人心。

”②惊恐;

害怕。

《史记•文帝本纪》:“为之~怛不安。

” 【又】使……害怕。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之。

”【怛化】1.惊吓的样子。

2.死亡。

tì①眼泪。

《荆轲刺秦王》:“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

” 《左忠毅公逸事》:“后常流~述其事以语人。

”②流眼泪;

哭泣。

《柳敬亭传》:“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泣矣。

”③鼻涕。

王褒《僮约》:“目泪下,鼻~长一尺。

”【辨】涕、泗、泪。

古代一般“涕”指眼泪,“泗”指鼻涕。

后来“泪”代替了“涕”,“涕”代替了“泗”,而“泗”一般不用了。

【涕零】落泪。

【涕泗】眼泪与鼻涕,形容悲......更多

lí①水渗入地。

扬雄《河东赋》:“云霏霏而来迎兮,泽渗~而下降。

”②薄,与厚相对。

陆游《何君墓表》:“一卷之诗有淳~,一篇之诗有善病。

”③沾湿或下滴的样子。

李贺《昆仑使者》:“金盘玉露自淋~,元气茫茫收不得。

”④酣畅的样子。

陆游《哀郢》:“淋~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12345 共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