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
gōng容貌端庄严肃;
谦逊有礼。
《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
”《谏太宗十思疏》:“终苟免而不怀仁,貌~而不心服。
”【恭人】⒈宽和谦恭之人。
⒉贵妇人的封号。
⒊宋元时期对官吏之妻的敬称。
攘
rǎng①排除;
排斥。
《出师表》:“庶竭驽钝,~除奸凶。
”②偷盗;
窃取。
《孟子•滕文公》:“今有人日~其邻之鸡。
”③侵夺;
夺取。
桓宽《盐铁论•非鞅》:“是以征敌伐国,~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自赡。
”④挽起;
撩起。
《书搏鸡者事》:“使匹夫~袂群起以伸其愤。
”⑤容纳;
忍受。
《楚辞•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诟。
”⑥扰乱。
《淮南子•兵略》:“此四君者,皆小有过而莫之讨也,故至于~天下。
”【攘攘】多......更多
数
shù①数目;
数量。
《赤壁之战》:“众~虽多,甚未足量。
”②几;
几个。
《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③算术。
《周礼•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
”④方法;
技艺;
方术。
《后汉书•王昌传》:“时赵谬王子林好奇~。
”⑤命运;
定数。
《六国论》:“则胜负之~,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⑥规律;
法则。
《荀子•天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矣。
”shǔ①计算;
计数......更多
智
zhì①智慧。
《屈原列传》:“竭忠尽~,以事其君。
”②有才智。
《少年中国说》:“少年~则国~。
”③聪明。
《谏太宗十思疏》:“则~者尽其谋。
”【又】认为……聪明。
《智子疑邻》:“其家甚~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④智谋。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谋。
”⑤神智;
理智。
《吕氏春秋•疑似》:“丈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智囊】足智多谋的人。
礼
lǐ①原指祭神敬祖,后成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总称。
《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不辞小让。
”②礼貌;
礼仪;
表示敬意的语言或动作。
《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于廷。
”《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愈至。
”③尊敬;
以礼相待。
《赤壁之战》:“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士。
”④礼物。
《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无所用。
”⑤儒家经典“五经”之一,......更多
置
zhì①放弃。
《鸿门宴》:“沛公则~车骑,脱身独骑。
”②放置;
安放。
《五人墓碑记》:“断头~城上,颜色不少变。
”③放逐。
《郑伯克段于鄢》:“遂~姜氏于城颍。
”④摆设。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酒大会宾客。
”⑤设置。
《过小孤山大孤山》:“南朝自武昌到京口,列~烽燧。
”⑥置办;
购买。
《苏武传》:“既至胸奴,~币遗单于。
”⑦释放。
《史记•吴王濞列传》:“斩首盘虏,比三百石以上皆杀之,无有所~。
臣
chén①俘虏;
奴隶。
《五蠹》:“虽~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②官吏;
臣属。
《出师表》:“亲贤~,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③称臣;
臣服。
《赵威后问齐使》:“上不~于王,下不治家,中不索交诸侯。
”【又】使……称臣;
臣服。
《毛遂自荐》:“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诸侯。
”④官吏百姓对君主的自称。
《邹忌讽齐王纳谏》:“~之妻私~,~之妾畏~,~之客欲有求于~。
”⑤秦汉以前在人面前表示谦卑......更多
自
zǐ①自己。
《孙膑减灶》:“庞涓~知智穷兵败,乃~刭。
”《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喜。
”②亲自。
《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迎公子于界。
”《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为诗曰……。
”③其;
他(她)的。
《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名为鸳鸯。
”《陌上桑》:“秦氏有好女,~。
名为罗敷”④原来;
本来。
《陌上桑》:“使君~有妇,罗敷。
有夫”《孔雀东南飞》:“我~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⑤......更多
致
zhì①送;
送达。
《柳敬亭传》:“皖帅欲结欢于宁南,~敬亭于幕府。
”②表达;
表示。
《屈原列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意焉。
”③说;
回答。
《石壕吏》:“听妇前~词,三男邺城戍。
”④达到。
《劝学》:“假舆者,非利足也,而~千里。
”⑤获得;
得到。
《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以~书以观。
”⑥招致;
引来。
《信陵君窃符救赵》:“~食客三千人。
”⑦招请;
招集。
《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更多
薨
hōng周代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
后泛用于称有封爵的高官去世。
《信陵君窃符救赵》:“昭王~,安嫠王即位。
”《祭十二郎文》:“明年,丞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