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ú①飘浮在水面上,与“沉”相对。

《西门豹治邺》:“令女居其上,~之河中。

”②飘浮在空中。

《孔雀东南飞》:“交语速装束,络绎如~云。

”③在水上行驶;

航行。

屈原《哀都》:“过夏首而西~兮,顾龙门而不见。

”④超过。

《海瑞传》:“搏噬善类,其罪又~于高拱。

”⑤轻。

《采草药》:“有苗时采,则虚而~。

”⑥虚浮;

浮华。

《治平篇》:“禁其~靡,抑其兼并。

”⑦轻薄;

轻佻。

《国语•楚语》:“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更多

diàn①上古时代国都城外百里以内称“郊”,郊外称“甸”。

张衡《西京赋》:“郊~之内。

” 【又】泛指都城的郊外。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杂英满芳~。

”②田野的出产物,指布帛和珍品。

《礼记•少仪》:“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于有司。

”③治理。

《诗经•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之。

”shèng古代划分田地或居所的单位。

《汉书•刑法志》:“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

”t......更多

léi盛酒或水的器具。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

jiū①鸟名,也称鸬鸠、斑鸠。

《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盈之。

”②聚集,收集。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集兆民,于兹魏土。

”③安定。

《左传•隐公八年》:“君释三国之图以~其民,君之惠也。

”④度量(土地)。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度山林,~薮泽。

má①麻类植物。

也指麻类植物的纤维。

《管子•牧民》:“养桑~,育六畜。

”②麻布丧服。

【引】穿麻布丧服。

《礼记•杂记》:“~者不绅,执玉不~,~不加于采。

”③繁多而杂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脚如~未断绝。

”④面部痘瘢。

《聊斋志异•吕无病》:“衣服朴洁,而微黑多~。

”⑤麻醉。

《智取生辰纲》:“多少好汉被蒙汗药~翻了。

jū①见“雎鸠”。

②用于人名。

如“范雎”、“唐雎”。

【雎鸠】一种水鸟,又名王维,俗称鱼鹰。

shí①吃。

《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也。

”②吃的东西;

食物。

《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而不知检。

”③粮食。

曹操《置屯田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

”④通“蚀”,亏缺。

《诗经•十月之交》:“彼月而~,则维其常。

”【又】特指日食或月食。

《论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焉。

”sì①使……食;

拿东西给人吃。

《荷蓧丈人》:“杀鸡为黍而~之。

”②饲养;

喂食。

《捕蛇者说》:“谨~之,......更多

dài①代替;

取代。

《谏太宗十思疏》:“何必劳神苦思,~百司之职役哉。

”②交替;

轮流。

《左忠毅公逸事》:“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

”③朝代。

《活板》:“五~时始印五经。

”④世代;

父子相传。

王维《王右丞集•李陵咏》:“汉家李将军,三~将门子。

”【辨】世,代。

上古时父子相继为一世,“代”则指朝代,如“三代”指三个朝代,不指三代人,而“三世”则指祖孙三代人。

唐太宗李世民避讳“世”字......更多

qí①天子都城周围千里之地。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

”【引】地方千里为圻。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今土数~,而郢是城,不亦难乎?

”②通“碕”。

岸。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诗:“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

”yín同“垠”。

边界。

《淮南子•俶真》:“四达无境,通于无~。

xū①大土山。

柳宗元《观八骏图说》:“古之书记周穆王驰八骏升昆仑之~者。

”②废墟。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麻》:“麻欲得良田,不用故~。

”【又】使成废墟。

《荀子•解蔽》:“丧九牧之地,而~宗庙之国。

”③集市(后起意义)。

如“趁墟”、“墟市”。

范成大《豫章南浦亭泊舟》诗:“趁~犹市井,收潦再耕桑。

”【墟落】村落。

王维《渭川田家》诗:“斜阳照~,穷巷牛羊归。

12345 共5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