糁
sǎn①以米和羹。
《荀子•宥坐》:“孔子南适楚,戹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
”②饭粒。
《齐民要术》:“炊秔米饭为~。
”【引】散布的粒状物。
周邦彦《大酺》:“红~铺也,门外荆桃如菽。
”
近
jìn①空间距离小,与“远”相对。
《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
”②时间上距离短,与“久”“远”相对。
《柳敬亭传》:“乃~年共称柳敬亭说书。
”③走近;
靠近。
《左忠毅公逸事》:“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
”④近处;
近旁。
《察今》:“有道之士,贵以~知远。
”⑤亲近。
《战国策•赵策》:“襄子必~幸子。
”⑥亲近的。
《陈情表》:“外无期功强~之亲。
”⑦近似;
接近;
与……差异不大。
《师说》:“位卑则足......更多
针
zhēn①缝纫用的针。
《促织》:“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芥。
”②治病用的金属针。
《扁鹊见蔡桓公》:“在肌肤,~石之所及也。
”
锐
ruì①锐利;
锋利。
《淮南子•时则》:“柔而不刚,~而不挫。
”【又】磨快。
《周亚夫军细柳》:“军士吏被甲,~兵刃。
”【又】锐利的武器。
《陈涉世家》:“将军披坚执~。
”②精锐。
《韩非子•存韩》:“秦特出~师取地而韩随之。
”【又】精锐的军队。
《赤壁之战》:“瑜率轻~继其后。
”③锐气;
勇往直前的气势。
蔡邕《释诲》:“武夫备略,战士讲~。
”④细小。
《左传•》昭公十六年:“且吾以玉贾罪,不亦~乎?
”⑤迅猛;
问
wèn①询问。
《曹刿论战》:“公~其故。
”②慰问;
问候。
《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讯。
”③请教。
《师说》:“犹且从师而~焉。
”④追究;
考察。
《李愬雪夜入蔡州》:“第得降卒,必亲引~委曲。
”⑤管;
干预。
《书博鸡者事》:“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
”
驰
chí①驱赶车马奔跑。
《鸿门宴》:“项伯乃夜~之沛公军。
”《木兰诗》:“愿~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②特指驱赶车马进击,追击。
《曹刿论战》:“齐师败绩,公将~之。
”③车马疾行;
奔跑。
《后序》:“会使辙交~,北邀当国者相见。
”【又】特指驱马进击。
《垓下之战》:“项王乃~,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④疾速;
快。
《满井游记》:“每冒风~行,未百步辄返。
”⑤传扬。
《华阳国志•后贤志》:“辞章灿丽,~名当世......更多
齐
qí①相同;
等同;
一样。
《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光。
”《阿房宫赋》:“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
”②整齐,达到同一高度。
《登泰山记》:“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
”【又】使……整齐;
使……一致。
《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同,则宜安抚。
”《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吴榜以击汰。
”③整顿;
治理。
《少年中国说》:“修身、~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为政》:“导之以德......更多
俘
fú①擒获;
虏获。
《左传•成公十二年》:“~我王官。
”②俘虏。
《李愬雪夜入蔡州》:“~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
”
刍
chú①割草。
《汉书•赵充国传》:“~牧田中。
”②牲口吃的草。
《李愬雪夜入蔡州》:“民争负薪~助之。
”③用草喂养的牲口。
《史记•货殖列传序》:“口欲穷~豢之味。
”【刍狗】古代束草为狗,供祭祀用,祭后弃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老子•五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
”【刍豢】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
《庄子•齐物论》:“民食~,麋鹿食荐。
”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
《吕氏春秋•季冬》:“乃命同姓之国,供寝庙......更多
吁
xū①叹息;
叹气。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五十六》:“怀宝空长~。
”②表示惊疑、惊叹。
《史记•蔡泽传》:“~!
君何见之晚也!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可惜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