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捉拿,搜捕。

如“缉拿”、“缉获”。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锦衣卫镇抚司》:“至本卫,则东西两司房访~之。

”jí①聚集。

顔延之《阳给事诔》:“立乎将卒之间,以~华裔之众。

”②和睦。

《后汉书•蔡茂传》:“以厌远近不~之情。

”qí(又读jī)①把麻搓捻成线。

《管子•事语》:“女勤于~绩徽织。

”②(今读qī)横缝衣服下面的边。

《仪礼•丧服》:“斩者何?

不~也。

yùn①新旧混合的丝绵。

《论语•子罕》:“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②乱麻。

《汉书•蒯通传》:“即束~请火于亡肉家。

”③乱;

纷乱。

班固《东都赋》:“宝鼎见兮色纷~。

”④包藏。

《谷梁传•僖公五年》:“晋人执虞公。

执不言所于,~于晋也。

”【缊褐】破旧的粗衣。

【缊巡】并行的样子。

nà和尚的衣服。

和尚穿的衣服多用碎布拼纳而成,由此得名。

僧衣也叫衲衣。

【又】和尚的代称或自称。

戴叔伦《题横山寺》:“老~供茶碗,夕阳送客舟。

xí①衣物的全套。

《汉书•昭帝纪》:“赐衣被一~。

”②重衣;

衣服上再加穿或被子上面再加盖。

《教战守策》:“风则~裘,雨则御盖。

”③重叠;

重复。

《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月。

”④沿袭;

因循。

《少年中国说》:“是语也,盖~译欧西人之言也。

”⑤承袭;

继承。

《史记•秦始皇本纪》:“太子胡亥~位。

”⑥袭击乘人不备发动进攻。

《殽之战》:“劳师以~远,非所闻也。

”⑦侵袭。

《报刘一丈书》:“立厩......更多

póu①聚集。

《陈书•侯安都传》:“~敛无厌。

”②减少。

《周易•谦卦•象传》:“君子以~多益寡。

”bāo衣襟宽大。

《盐铁论•利议》:“文学~衣博带。

bāo①宽大的衣襟。

《淮南子•汜论》:“岂必~衣博带。

”李白《嘲鲁儒》:“秦家丞相府,不重~衣人。

”②表扬;赞扬。

《汉书•王成传》:“宣帝最先~之。

”《答李翊鸪》:“非敢~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

càn①上等白米。

《诗经•郑风•缁衣》:“适子之兮,还,予授子之~兮。

”【引】美丽。

【又】特指美女。

陆云《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皎皎彼姝子,灼灼怀春~。

”②众多。

《国语•周语上》:“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

”③开口笑。

范成大《蛇倒退》诗:“我乃不能答,付以一笑~。

”cān通“餐”。

柳宗元《天对》:“益革民艰,咸~厥粒。

”【粲粲】光彩鲜明。

《诗经•小雅•大东》:“西人之子,~衣服。

”【粲烂......更多

chī①细葛布。

【又】细葛布衣服。

《吕氏春秋•孟夏纪》:“是月也,天子始~。

”。

②古邑名。

在今河南沁阳西南。

《左传•隐公十一年》:“(王)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

”【絺句绘章】形容雕琢文字章句,增加文采。

【絺索】多而杂乱的样子。

chún①丝。

《汉书•王褒传》:“难与道~绵之丽密。

”(难于和他说明丝绵的精美。

)②纯净;

纯粹。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梔子》:“绞取~汁。

”【又】纯正。

诸葛亮《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

”③善、好、美。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非德不~,形势弱也。

”zhǔn衣服鞋帽的镶边。

《荀子•正论》:“赭衣而不~。

”(赭衣:古代犯人穿的赤褐色的衣服。

)tún捆;

包。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更多

zhàn①衣缝裂开。

《礼记•内则》:“衣裳~裂。

”【又】泛指开裂,裂开。

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凭久乌皮~,簪稀白帽棱。

”②缝。

古乐府《艳歌行》:“故衣谁为补,新衣谁当~。

12345 共2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