褫
chǐ①剥夺。
【引】剥去(衣服)。
《书博鸡事者》:“乃~豪民衣自衣。
” 。
②解除,废弛。
《荀子•非相》:“守法数之有司极礼而~。
”【褫魄】夺去魂魄。
【褫职】革去官职。
覆
fù①翻;
翻转过来。
《论语》:“譬如平地,虽~一篑,进,吾往也。
”《鸿门宴》:“樊哙~其盾于地。
”②覆没。
《六国论》:“至于颠~,理固宜然。
”③遮盖;
掩蔽。
《左忠毅公逸事》:“公阅毕,即解貂~生,为掩户。
”《孔雀东南飞》:“枝枝相~盖,叶叶相交通。
”④伏兵。
《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门而~山下,大败之。
”⑤审察。
《汉书•李寻传》:“反覆~愚臣之言。
”⑥反;
反而。
《诗经•节南山》:“不惩其心......更多
视
shì①看。
《世态炎凉》:“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之。
”②察看;
视察。
《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学京畿。
”③治理;
处理(公务)。
《张衡传》:“~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④看待;
对待。
《六国论》:“子孙~之不甚惜。
”⑤看顾;
照看。
《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⑥视力;
目光。
《庖丁解牛》:“怵然为戒,~为止,行为迟。
”⑦比较;
比照。
《五人墓碑记》:“其辱行贱行,~五人......更多
觇
chān①窥看;
侦察。
《促织》:“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视。
”《后序》:“予更欲一~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②看;
观看。
《促织》:“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之。
”【觇候】暗中察看。
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范传》:“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讽县掠考范。
”【觇视】窥视。
逐
zhú①追赶;
追击。
《曹刿论战》:“遂~齐师。
”《五人墓碑记》:“吴之战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
”②跟随。
《汉书•匈奴传》:“~水草移徙。
”《芙蕖》:“纳凉而凉~之生。
”③追求。
《原君》:“其~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④竟争。
《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于智谋,当今争气力。
”⑤驱逐。
《项羽本纪赞》:“放~义帝而自立。
”《〈指南录〉后序》:“维扬帅下~客之令。
”【逐队】随众而行......更多
递
dì①交替;
顺次。
《察变》:“知动植庶品,率皆~有变迁。
”②传递。
《阿房宫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③驿车。
白居易《缚戎人》:“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行。
”【辨】传,递。
两字都有“传递”的意思,但“传”多是传给他人或后代的意思,而“递”是讲一个一个地更替。
【递代】更迭。
【递衣】几个人交替服用一套衣。
【递铺】递送公文书或货物的驿站。
逡
qūn退让。
《汉书•公孙弘传》:“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
”【逡巡】⒈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欲进又止的样子。
⒉俄顷;
顷刻;
一会儿。
益
yì①同“溢”。
水漫出来。
《察今》:“澭水暴~。
”②增加,与“损”相对。
《出师表》:“至于斟酌损~,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利益;
好处。
《伶官传序》:“《书》曰:‘满招损,谦得~。
’”④更加;
愈加。
《滕王阁序》:“穷且~坚,不坠青云之志。
”⑤渐渐地。
《黔之驴》:“~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
盎
àng①一种口小腹大的容器。
《农政全书•开垦上》:“江南园地最贵,民间莳葱薤于盆~之中。
”②丰厚,洋溢。
《徐霞客游记》:“溪环石映,佳趣~溢。
”【盎盎】1.盈缢。
苏轼《新酿桂酒》:“捣香筛辣入瓶盆,~春溪带雨浑。
”2.和盛。
《韩诗外传》“从前视之,~乎似有王者。
”
盘
pán①盛东西的浅底器皿;
盘子。
《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盂。
”②乐;
游乐。
《尚书•无逸》:“文王不敢~于游田。
”《谏太宗十思疏》:“乐~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③曲折环绕;
弯曲。
《中山狼传》:“猬缩蠖屈,蛇~龟息。
”【盘桓】徘徊;
逗留。
【盘马】骑者使马盘旋。
【盘拏】屈曲强劲的样子。
【盘郁】曲折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