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
yì①分;
分开。
《项脊轩志》:“迨诸父~爨,内外多置小门。
”②差别;
不同。
《寡人之于国也》:“是何~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③奇特。
《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蛇。
”【又】以……为异。
《桃花源记》:“渔人甚~之。
”④特殊。
《劝学》:“君子生非~也,善假于物也。
”⑤优异;
杰出。
《促织》:“无何,宰以卓~闻。
”⑥别的;
另外的。
《某藷疏序》:“欲以树艺佐其急,且备~日也。
”⑦奇特的东西;
特殊......更多
弊
bì①败坏。
《教战守策》:“数十年间,甲兵顿~。
”《训俭示康》:“风俗颓~如是。
”②弊病;害处。
《六国论》:“非兵不利,战不善,~在赂秦。
”《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
”③困乏;疲惫。
《过秦论》:“率疲~之卒,将数百之众。
”《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
”【又】通“敝”,困顿;失败。
《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
”
每
měi①每一。
《活板》:“~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②每逢;
每一次。
《庖丁解牛》:“~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③时常;
往往。
《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被秋娘妒。
”④在近代汉语中表名词复数,相当于“们”。
《窦娥冤》:“这都是官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mèi见“每每”。
【每每】⒈肥美,茂盛的样子。
⒉昏昧的样子。
恕
shù①体谅;
按照自己的情况来推测别人的情况。
《触龙说赵太后》:“窃自~,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②原谅;
宽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杀人可~,情理难容。
”【恕思】用宽容体谅之心去思考。
慝
tè①邪恶;
恶念。
《庄子•渔父》:“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吏无苛政,民无怀~。
”②灾害。
《国语•晋语八》:“以伏蛊~。
”nì通“匿”。
隐藏。
《墨子•尚贤下》:“隐~良道,而不相教诲。
”
戎
róng①兵器;
武器。
《礼记•月令》:“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
”②战车。
《殽之战》:“梁弘御~,莱驹为右。
”③士兵;
军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阵整齐。
”④军事;
战争。
柳宗元《封建论》:“列侯骄盈,黩货事~。
”⑤古代泛称我国西部各少数民族。
《五蠹》:“行仁义而怀西~。
”【戎首】⒈发动战争的人;
挑起争端的人。
⒉军队主帅。
戒
jiè①警戒;
警惕;
戒备。
《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之慎勿忘。
”②告诫;
劝诫。
《冯婉贞》:“三保~团众装药实弹,毋亡发。
”③戒除;
禁戒。
《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奢以俭。
”④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庄严隆重的大事前,洁身静心、克制嗜欲以示诚敬,多“斋戒”连用。
《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五日。
”⑤戒规。
《晋书•会稽王道子传》:“佛教以五~为教,绝酒不淫。
”
把
bǎ①握,持,拿。
《卖炭翁》:“手~文书口称敕。
”②专权,控制。
《狱中杂记》:“以~持公仓,法应立决。
”③把守。
《失街亭》:“街亭有兵守~。
”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先去街上买~解腕刀。
”⑤将;以。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西湖比西子。
”⑥给。
《范进中举》:“都~与你去丢在水里。
”【把酒】手持酒杯。
杜甫《重过何氏五首》:“斯游恐不遂,~意茫然。
”【把袂】握人手臂,以示亲热。
梁元帝《与萧挹书》......更多
挠
náo①搅和;
搅动。
《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沸。
”②扰乱;
阻挠。
《冯婉贞》:“于是众人竭力~之。
”③困扰。
《教战守策》:“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民,又~以军法,则民将不安。
”④弯曲,比喻屈服。
《序》:“以坚毅不~之精神,与民贼相搏。
”【挠北】溃败;
败走。
【挠弱】懦弱无能。
【挠志】屈从。
振
zhèn①举;
举起。
《过秦论》:“~长策而御宇内。
”②抖动。
《屈原列传》:“新浴者必~衣。
”③奋起;
振作。
《教战守策》:“痿蹶而不复~。
”④整顿。
《史记•主父偃传》:“诸侯春~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⑤通“赈”,救济。
《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救。
”⑥通“震”,震动。
《张衡传》:“如有地动,尊则~龙。
”⑦通“震”,惊恐。
《荆轲刺秦王》:“秦武阳色变~恐。
”⑧通“震”,威吓。
《谏太宗十思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