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
jù①雄鸡腿后趾样的突起部分。
《汉书•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雌鸡伏子,渐化为雄,冠、~、鸣、将。
”②到达;
抵达。
《史记•苏秦列传》:“不至四、五日而~国都矣。
”③离;
距离。
《冯婉贞》:“~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
”④通“拒”,抵御,抵抗。
《公输》:“子墨子九~之。
”⑤通“拒”,拒守,把守。
《鸿门宴》:“~关,毋内诸侯。
”⑥通“拒”,拒绝,摒弃。
《答李翊书》:“吾又惧其杂也,迎而~之。
”⑦通“巨”,......更多
逮
dǎi①及;
赶上;
到。
《冯婉贞》:“便捷猛鸷终弗~。
”②逮捕;
捉拿。
《五人墓碑记》:“予犹周公之被~,在丁卯三月之望。
”③趁着;
乘。
《左传•定公四年》:“~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
【辨】捕,逮,捉。
“捕”和“逮”都是指捉人;
“捕”还在可以用于其他动物,如“捕鱼”。
“捉”在上古是“握”的意思,大约在唐代才开始使用“捕捉”。
dì见“棣棣” 【逮至】及至;
来到。
《墨子•尚同中》:“~有苗这制五刑,以乱天下......更多
遁
dùn①逃跑;
逃离。
《黔之驴》:“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
”《冯婉贞》:“敌弃炮仓皇~。
”②隐去。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隐。
”【辨】遁,逃。
两字都指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脂悄悄地溜走,不知去向。
【遁迹】避世隐居。
【遁天】违背自然规律。
【遁巡】欲行又止,迟缓不决的样子。
鸷
zhì①凶猛的鸟。
《夸父逐日》:“猛兽食颛民,~鸟攫老弱。
”【又】名词作状语,像鸷一样凶猛。
《冯婉贞》:“操刀挟盾,揉进~击。
”②凶猛。
《冯婉贞》:“而便捷猛~终弗逮。
”
酋
qiú①酋长;
部落首领。
《宋史•范仲淹传》:“羌~数百人事之如父。
”②泛指头领;
头目。
《冯婉贞》:“旋见一白~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
”③官员;
长官。
《〈指南录〉后序》:“二贵~名曰馆伴,夜则兵围所寓舍。
”
隆
lóng①山中央高起的地方。
《孙子兵法•行军》:“战~无登。
”②升高;
凸起。
《张衡传》:“合盖~起,形似酒尊。
”③盛;
兴隆;
兴盛。
《出师表》:“则汉室之~,可计日而待也。
”④高尚;
崇高。
《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望尊。
”⑤深厚;
程度深。
《狱中杂记》:“又~冬,贫者席地而卧。
”⑥形容声音很大。
《冯婉贞》:“枪声~然。
”
霜
shuāng①霜。
《长亭送别》:“晓来谁染~林醉?
总是离人泪。
”【又】结霜。
《江水》:“每至晴初~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②白色的看来像霜的物体。
《秋浦歌》:“不明镜里,何处得秋~。
”《滕王阁序》:“紫电清~,王将军之武库。
”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冰盘若琥珀,何似糖~美?
”③白;
白色。
《江城子•密州出猎》:“鬓微~,又何妨。
”④比喻高洁。
《南齐书•沈驎士传》:“玉质逾洁,~操日严。
”⑤比......更多
习
xí①鸟反复练习飞翔。
《礼记•月令》:“鹰乃学~。
”②反复练习;
温习。
《论语》:“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③学习。
《冯婉贞》:“自幼好武术,~无不精。
”④熟悉;
通晓。
《教战守策》:“如使平民皆~于兵。
”⑤习惯;
适应。
《赤壁之战》:“不~水土,必生疾病。
”⑥经常;
常常。
《柳敬亭传》:“乡俗好尚,~见~闻。
”
噪
zào①许多鸟或虫子乱叫。
杜甫《羌村》诗:“柴门鸟雀~,归客千里至。
”②喧哗,很多人在一起叫嚷。
《北史•流求传》:“勇者三五人出前跳~。
”这个意义又写作“譟”【引】毁谤。
王充《论衡•累害》:“贞良见妒,高奇见~。
” 【注】在古代,“噪”和“譟”是两个字,在“喧哗”的意义上两个字相通,在鸟、虫叫的意义上只能写作“噪”。
现“譟”简化为“噪”。
嚚
yín愚蠢而顽固。
《尚书•尧典》:“父顽母~。
”柳宗元《贞符》:“妖淫~昏好怪之徒。
”yìn①遮蔽。
《归园田居》:“榆柳~后檐,桃李罗堂前。
”②荫庇。
多指封建时代官司宦的子孙因行代的官爵功勋而享受各种特权,得到各种好处。
《促织》:“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
”【荫第】有世荫的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