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
là①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脂质。
如蜂蜡、石蜡等。
《梦溪笔谈•技议》:“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和纸灰之类冒之。
”②蜡烛。
李商隐《无题》:“~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③以蜡涂物。
皮日休《屣步访鲁望不遇》:“雪晴墟里竹欹斜,~屐徐吟到陆家。
”【蜡炬】蜡烛。
【蜡书】封在蜡丸中的书信,以防泄密或潮湿。
达
dá①通畅。
《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
” 【引】使……通畅。
《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气。
”②到;
到达。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促织》:“自昏~曙,目不交睫。
”③传达;
送到。
《柳毅传》:“时有宦人密侍君者,君以书授之,命~宫中。
”④通晓,明白。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其亦不~于理矣。
” 《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几,~人知命。
”⑤豁达;
心怀宽阔。
《汉书•高帝......更多
骈
pián①两匹马并驾一车。
嵇康《琴赋》:“双美并井,~驰翼驱。
”②对偶的。
柳宗元《乞巧文》:“~四俪六。
”③并列;
接连。
《狱中杂记》:“其~死,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以及者。
”【骈比】密集。
【骈肩】肩并肩,指人多拥挤。
【骈阗】聚集;
连结在一起。
郐
kuài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密县东北。
郐国很小,成语有“自郐以下”,比喻其余不值一提的部分。
阴
yīn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可乎?
”②昏暗。
《岳阳楼记》:“朝晖夕~,气象万千。
”③事物的影子。
《察今》:“故审堂下之~,而知日月之行。
”④阴冷;
寒。
《岳阳楼记》:“~风怒号,浊浪排空。
”⑤暗地里;
秘密地。
《张衡传》:“~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⑥古代哲学概念。
与“阳”相对。
【阴德】暗中做好事。
【阴权】暗地谋划的策略。
【阴事】秘密之事。
霏
fēi①雨、雪蒙蒙或烟云浓密的样子。
《诗经•北风》:“雨雪其~。
”②飘散;
飞散。
《秋声赋》:“其色惨淡,烟~云敛。
”③雾气;
云气。
《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开,云归而岩穴暝。
”
霜
shuāng①霜。
《长亭送别》:“晓来谁染~林醉?
总是离人泪。
”【又】结霜。
《江水》:“每至晴初~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②白色的看来像霜的物体。
《秋浦歌》:“不明镜里,何处得秋~。
”《滕王阁序》:“紫电清~,王将军之武库。
”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冰盘若琥珀,何似糖~美?
”③白;
白色。
《江城子•密州出猎》:“鬓微~,又何妨。
”④比喻高洁。
《南齐书•沈驎士传》:“玉质逾洁,~操日严。
”⑤比......更多
韪
wěi①是;
对。
常常“不韪”连用。
《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②美;
善。
张衡《东京赋》:“京室密清,罔有不~。
”
龈
yín①齿根肉。
扬雄《太玄•密》:“琢齿依~,君自拔也。
”②见“龈龈”。
kěn咬;
喟。
韩愈《曹成王碑》:“苏枯弱强,~其奸猖。
”
叆
āi①浓云密布。
欧阳修《和徐生假山》:“~若气融结,突如鬼镌镵。
”【又】指云。
王夫之《九昭•汩征》:“骇哀吟之宵鼯兮,郁薄霄乎夕~。
”②香烟缭绕。
苏轼《满庭芳》:“香~雕盘寒生冰筯。
”【叆叆】āiāi浓重;
茂密。
袁士元《游东湖醉中歌》:“兴尽归来月犹在,盘礴解装春~。
”【叆叇】yǐdài 1.云多的样子。
黄庭坚《醉蓬莱》:“对朝云~,暮雨霏微,乱峰相依。
”2.不晴朗或不明晰。
陆葇《游白云山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