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ēn①树木的根。

《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

”《促织》:“见有虫伏棘~。

”②泛指杆物的根。

《孔雀东南飞》:“指如削葱~,口如含朱丹。

”《七步诗》:“本是同~生,相煎何太急?

”《采草药》:“大率用~者,若有宿~,须取无茎叶时采。

” 【又】植根;

扎根。

《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于心。

”③物体的下部、底部。

庚信《明月山铭》:“风生石洞,云出山~。

”④事物的根源、本源。

......更多

jí①酸枣树。

《诗经•魏风•园有桃》:“园有~,其实之食。

”②多刺的灌木。

《六国论》:“暴霜露,斩荆~。

”③通“戟”,一种兵器。

《左传•隐公十一年》:“子都拔~以逐之。

”【棘手】像荆棘刺手,比喻事情难办。

【棘寺】⒈九卿官署。

⒉大理寺的别称。

【棘心】⒈棘木的幼苗。

⒉比喻孝子思亲之心。

【棘院】科举时代的试院。

【棘针】⒈棘刺。

⒉喻寒气刺骨。

chuán椽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圆木条。

《左传•桓公十四年》:“冬,宋人以诸侯伐郑……以(郑)大宫之~归,为卢门之~。

”【椽笔】像椽子一样大的笔。

比喻重要的文章或杰出的写作才能。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赋海市,幸无吝珠玉。

jiàn①门闩。

《老子》:“无关~而不可开。

”②在河堤缺口处打下的竹木桩。

《史记•河渠书》:“而下淇园之竹以为~。

”【引】堵塞。

《墨子•兼爱中》:“以~东土之水,以利冀州之民。

”jiǎn通“蹇”,跛。

《周礼•考工记•辀人》:“终日驰骋,左不~。

bǎng①捶打;捶击。

司马迁《报任安书》:“受~棰。

”②木牌;匾额。

《世说新语•巧艺》:“魏明帝起殿,欲安~,使仲将登梯题之。

”③告示,公布的名单。

杜牧《及策后寄长安故人》:“东都放~未花开。

”【又】张贴告示。

《汉书•崔骃传》:“开鸿都门~卖官爵。

”bàng矫正弓箭的工具。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檠者,所以矫不直也。

”bàng划船用的工具。

《涉江》:“齐吴~以击汰。

”【又】划(船)。

《宋书•朱......更多

lí①分离;

分散。

《庄暴见孟子》:“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散。

”②离开;

离别。

《出师表》:“今当远~,临表涕零。

”③距离;

相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只是小家~得远了。

”④背离;

违背。

《赤壁之战》:“如有~违,宜别图之。

”⑤通“罹”。

遭遇;

遭受。

《屈原列传》:“‘离骚’者,犹~忧也。

”《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其灾。

”【离离】⒈草木繁密茂盛的样子。

⒉忧伤的样子。

⒊历历分明的样子。

【离披】......更多

yú①门旁的小门洞。

《礼记•儒行》:“筚门圭~,蓬户瓮牖。

”②洞;

窟窿。

《论语•阳货》:“其犹穿~之盗也与。

”③中空。

《淮南子•氾论》:“乃为~木方板,以为舟航。

”④通“觎”,觊觎。

王俭《褚渊碑文》:“桂阳失图,窥~神器。

fú①古代传达命令,征调兵将等用的凭证。

以竹木或金玉制成,从中间剖分两半,有关双方各执一半,使用时对合验证。

《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合~,疑之。

”②祥瑞的征兆。

迷信人认为是天神示给人的某种启示。

《汉书•扬雄传》:“方将俟元~,以禅梁甫之基,增泰山之高。

”③古代下行公文的一种文本。

《商君书•定分》:“各为尺六寸之~,明书年、月、日、时、所问法令之名,以告吏民。

”④相合;

符合。

《汉书•扬雄传•甘泉赋......更多

wěi①织物上的横线。

《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成,理定而后辞畅。

”【引】道路以南北为经,东西方纬。

《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

”②编织。

《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萧而者。

”③纬书,汉朝人附会儒家经典所作的书。

④行星。

“五纬”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tuō①脱落;

脱离。

《左忠毅公逸事》:“左膝以下筋骨尽~矣。

”②脱下;

解去。

《孔雀东南飞》:“揽裙~丝履,举身赴清池。

”③解脱;

免除。

《促织》:“百计营谋不得~。

”④逃脱;

逃离。

《鸿门宴》:“~身独去,已至军矣。

”⑤发出;

冒出。

《毛遂自荐》:“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而出。

”⑥掉下;

落下。

《秋声赋》:“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

”⑦疏忽;

轻率。

《殽之战》:“轻则寡谋,无礼则~。

”⑧倘若;

如果。

《柳......更多

678910 共3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