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ǜ①法律;

法令。

《荀子•成相》:“罪祸有~,莫得轻重威不分。

”【又】特指刑法的条文。

《汉书•高帝纪》:“命萧何次~令。

”②规则。

《商君书•战法》:“兵大~在谨。

”【引】应该遵守的格式,准则。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晚节渐于诗~细。

”③古代音乐中用来正音的一种竹管。

《庄子•胠箧》:“擢乱六~。

”【又】用律管定出来的音也叫律,有十二律。

《汉书•律历志》:“~十有二,阳六为~,阴六为吕。

chán见“婵娟”、“婵连”等词条。

【婵娟】1.形态美好。

孟郊《婵娟篇》:“花~,泛春泉;

竹~,笼晓烟;

妓~,不长妍;

月~,真可怜。

”2.指美女。

3.指月亮。

4.形容情意缠绵。

江淹《去故乡赋》:“情~而未罢,愁烂漫而方滋。

”【婵连】牵连。

引申为亲族。

《楚辞•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

”【婵嫣】连绵不绝。

柳宗元《祭从兄文》:“我姓~,由古而蕃。

”【婵媛】1.牵持不舍。

《楚辞•九歌......更多

tiē①安定。

魏徵《十渐不克终疏》:“脱因水旱,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宁~。

”②通“贴”。

挨紧;

粘附。

《梁书•羊侃传》:“能反腰~地。

”《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花黄。

”③通“贴”。

典当;

典押。

《新唐书•李峤传》:“有卖舍、~田供王役者。

”tiě文书;

告示。

杜甫《新安吏》:“府~昨夜下。

”【引】简条;

便条。

《南齐书•萧坦之传》:“家赤贫,唯有质钱~子数百。

”tiè书法、绘画时摹仿......更多

fěi①有文采。

王充《论衡•案书》:“文辞~炳。

”②轻淡的样子。

如“斐斐”:1.有文采的样子。

《三国•蜀书•杨戏传》:“藻丽辞理,~有光。

”2、很轻的样子。

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翫中》:“~气幕岫,泫泫露盈条。

yìng①照;

映照。

《晓出净慈侍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日荷花别样红。

”②衬托。

《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红。

”③掩映。

《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有时见日。

”【映带】景物相互映衬,彼此相连。

wěi①众多;

众。

《论衡•宣汉篇》:“周有三圣,文王武王周公时~出。

”②杂;

琐碎。

《晋书•刘弘传》:“又酒室中云齐中酒、听事酒、~酒,同用麴米。

”【又】杂凑。

《汉书•董仲舒传》:“科别其条,勿~勿并,取之于术,慎其所出。

”③卑贱;

下流。

《抱朴子•百里》:“庸~之徒,器小志近。

”④表示谦卑。

《后汉书•隗嚣传》:“望无耆耈之德,而~托宾客之上,诚自愧也。

jīng①一种落叶灌木,枝条可编筐篮。

《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杞。

”②用荆条做的刑杖。

《廉颇蔺相如列传》:“肉袒负~,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③荆州,古“九州”之一,在今长江中游一带。

④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别称。

《察今》:“~人欲袭宋。

”【荆妻】对人谦称自己妻子。

【荆室】贫陋的居室。

còu车轮上的辐条内端集于毂上。

【引】聚;

聚集。

关汉卿《四春园》三折:“端的是~集人烟,骈阗市井。

lún①人伦,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孟子•滕文公》:“教以人~。

”②条理;

顺序。

《荀子•解蔽》:“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也。

”③类。

《过秦论》:“廉颇、赵奢之~制其兵。

zhī①同“枝”,枝条。

《汉书•晁错传》:“~叶茂接。

”②同“肢”,人或动物的四肢。

《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僵劲不能动。

”③分支。

《过大孤山小孤山》:“江自湖口分一~为南江。

”④支撑;

支持。

《核舟记》:“诎右臂~船,而竖其左膝。

”⑤供给。

《汉书•赵充国传》:“足~万人一岁食。

”【支离】⒈分散不全。

⒉衰弱;

憔悴。

【支吾】⒈抵抗。

⒉勉强支撑。

⒊用语搪塞;

说话含混,闪烁其辞。

查询

67 共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