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
cāo①拿着;
携带。
《愚公移山》:“~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鸿门宴》:“大王来何~?
”②掌握;
控制。
《韩非子•定法》:“~杀生之柄。
”③持用;
采取。
《答司马谏议书》:“而议事每不合,所~之术多异故也。
”④从事。
《促织》:“邑有成名者,~童子业,久不售。
”⑤节操;
品行。
《史记•张汤传》:“汤之客田甲,虽贾人,有贤~。
”⑥琴曲。
《列子•伯牙与钟子期》:“初为霖雨之~,更造崩山之音。
”【......更多
数
shù①数目;
数量。
《赤壁之战》:“众~虽多,甚未足量。
”②几;
几个。
《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③算术。
《周礼•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
”④方法;
技艺;
方术。
《后汉书•王昌传》:“时赵谬王子林好奇~。
”⑤命运;
定数。
《六国论》:“则胜负之~,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⑥规律;
法则。
《荀子•天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矣。
”shǔ①计算;
计数......更多
方
fāng①两船相并,也指并排竹木做成的筏。
《诗经•谷风》:“就其深矣,~之舟之。
”②方形,与“圆”相对。
《促织》:“形若土狗,梅花翅,~首,长颈。
”③正直。
《屈原列传》:“~正之不容也。
”④方向;方位。
《赤壁赋》:“不知东~之既白。
”⑤区域;地方。
《六则》:“有朋自远~来,不亦乐乎。
”⑥方圆;周围。
《归园田居》:“~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⑦比拟;相比。
《察变》:“则三古以还年代~之,犹瀼渴之水。
景
jǐng①日光。
《归去来兮辞》:“~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明。
”②景致;
景色。
《滕王阁序》:“访风~于崇阿。
”③景物。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大块假我以文章。
”④大。
《谏太宗十思疏》:“心百元首,承天~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yǐng同“影”。
阴影;
影子。
《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从。
” 【景行】⒈大道。
《诗经•小雅•车辖》:......更多
曲
qǔ①弯曲;
不直。
《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水,列坐其次。
”《病梅馆记》:“梅以~为美,直则无姿。
”【又】弯曲程度。
《劝学》:“其~中规。
”【又】弯曲处;
拐弯处。
《复庵记》:“自是而东,则汾之一~。
”②偏僻之地。
司马迁《报任安书》:“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之誉。
”③不正派;
不公正。
《屈原列传》:“谗谄之蔽明也,邪~之害公也。
”④理屈;
理亏。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在秦。
”q......更多
末
mò①树梢。
《左传•昭公十一年》:“~大必折。
”②事情、物件的端或尾。
《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
”③末尾;
尽头。
《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右手指卷。
”④不重要的或非根本的。
《论积贮疏》:“使天下各食其力,~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
”⑤时间或顺序在后。
贾思勰《树木》:“吴~,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末技】⒈小技。
⒉指工商业。
【末业】亦作“末作”、“未产”、“末事”、“末生”。
古代称......更多
构
gòu①架木。
《五蠹》:“~木为巢以避群害。
”②交;
结。
《齐桓晋文之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怨于诸侯。
”③构筑;
造成。
《阿房宫赋》:“骊山北~而西折,直走咸阳。
”④构成;
造成。
《图画》:“故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
”⑤罗织罪名对人陷害。
《柳毅传》:“使闺窗孺弱,远罹~害。
”《左忠毅公逸事》:“不速去,无俟奸人~陷。
”⑥挑拨离间。
《殽之战》:“彼实~吾二君,寡君得而食之,不厌。
”【构兵......更多
游
yóu①在水上漂浮。
《与朱元思书》:“~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游玩。
《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③出游;
游历。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
”④交往。
《鸿门宴》:“秦时与臣~,项伯杀人,臣活之。
”【又】特指请教学问。
《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⑤游说。
《冯谖客孟尝君》:“西~于梁。
”【辨】游,遊。
凡有关水中活动,一般只用“游”,不可以用“遊”......更多
瀚
hàn见“瀚海”、“瀚瀚”。
【瀚海】两汉六朝指北方的一个湖泊。
其地众说不一,一说即今贝加尔湖。
唐代泛指从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直到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
【瀚瀚】广大的样子。
《淮南子•俶真》:“浩浩~,不可隐仪揆度而通光耀者。
”查询
瘐
yǔ见“瘐死”。
【瘐死】古时指囚犯死在狱中。
《汉书•宣帝纪》:“~狱中。
”yǔ①给予。
《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人,如弃草芥。
”②赞许。
《荀子•大略》:“言音者~师旷。
”【辨】予,余,吾,我。
都是第一人称代词。
予、余、我,既可作主语,又可作定语、宾语。
吾,在上古一般作主语、定语,不作宾语;
在否定句中,宾语放在动词前则不受这种限制。
直到魏晋以后“吾”才可作宾语。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