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ī①剖开;

破开。

《后汉书•马融传》:“~介鲜,散毛族。

”②通“挥”。

挥动;

指挥。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庄王亲自手旌,左右~军,退舍七里。

”③谦逊。

王仲宝《褚渊碑文》:“功成弗有,固秉~挹。

dūn①厚。

《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庞纯固,于是乎成。

”《荀子•儒效》:“知之而不行,虽~必困。

”(知道正确的道理而不去实行,即使知识渊博,也一定会处于困境。

)【引】厚道。

《韩非子•难言》:“~祇恭厚。

”【又】注重,推崇。

谢朓《赋贫民田》诗:“~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②敦促;

督促。

《晋书•谢安传》:“累下郡县~逼,不得已赴召。

”tún通“屯”。

驻扎。

扬雄《甘泉赋》:“~万骑于中......更多

miǎo①水面深远辽阔。

《过小孤山大孤山》:“大孤则四际~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②广远;

渺茫。

《祭妹文》:“羊山旷~,南望原隰。

”③微小。

《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

páo同“炮”,烧烤。

《汉书•杨恽传》:“岁时伏腊,烹羊~羔。

”【炰烋】咆哮。

xī古代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

《曹刿论战》:“~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牲畜。

jiàn①看;

看到。

《齐桓晋文之事》:“~牛未~羊也。

”②遇见;

碰见。

《回乡偶书》:“儿童相~不相识。

”③见面;

会面。

《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

”④拜见;

谒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威王。

”⑤召见;

接见。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相如。

”⑥知道;

懂得。

《示儿》:“乃翁~事可怜迟。

”⑦听见;

听到。

《林黛玉进贾府》:“总不许~哭声。

”⑧见解;

见识。

《晋书•王浑传》:“敢陈愚~。

......更多

jī①停止;

停留。

陶渊明《杂诗》:“时驶不可~。

”②延迟;

拖延。

《乐羊子妻》:“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废时日。

”③查考;

核实。

《原君》:“而妄传伯夷、叔齐无~之事。

”④计较;

争辩。

贾谊《陈政事疏》:“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

”qǐ①叩头至地,见“稽首”。

②通“棨”,有缯衣的戟。

【稽古】⒈考古。

⒉研习古事。

【稽首】古代一种礼节。

双膝下跪,拱手至地,头下低手或地。

《叔向贺贫》:“宣子拜~焉。

shù①直立;

竖立。

《核舟记》:“诎右臂支船,而~其左膝。

”②童仆。

《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追之。

”【竖子】小子;

小孩子或童仆。

也用作对人蔑称。

dī公羊。

《经诗•大雅•生民》:“取~以軷。

”《汉书•苏武传》:“乃箥、徏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乳乃得归。

qún①兽群;

聚集在一起的鸟兽。

诸葛亮《弹廖化表》:“羊之乱~,犹能为害。

”②群;

聚集在一起的人。

《礼记•檀弓上》:“吾离~而索居,亦已久矣。

”③聚集成群。

《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聚而笑之。

”④成群的。

《与陈伯之书》:“杂花生树,~莺乱飞。

”⑤诸;

众。

《滕王阁序》:“登高作赋,是所望于~公。

”【群生】⒈一切生物。

⒉众儒生。

678910 共9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