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
xiá①空闲;
闲暇。
《病梅馆记》:“安得使予多~日,又多闲田。
”②有空闲;
有时间精力。
《齐桓晋文之事》:“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治礼义哉。
”③悠闲。
《狼》:“久之,目似瞑,意~甚。
”【暇豫】悠闲逸乐。
暗
àn①昏暗;无光亮。
《游褒禅山记》:“至于山~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②愚昧;糊涂。
《隆中对》:“刘璋~弱。
”③。
隐秘.《琵琶行》:“别有忧愁~恨生。
”④私下里,不露形迹地。
《群英会蒋干中计》:“遂将书~藏于衣内。
”⑤悄悄地;轻轻地。
《琵琶行》:“寻声~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暗蔼】1.众盛貌。
扬雄《甘泉赋》:“傧~兮降清坛,瑞镶兮委如山。
”2.遥远貌。
张衡《思玄赋》:“据开阳而頫眡兮......更多
暝
míng①日暮;
天将黑。
《孔雀东南飞》:“晻晻日欲~,愁思出门啼。
”②幽暗;
昏黑。
《汉书•五行志》:“正昼皆~。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
曜
yào①日光。
郦道元《水经注•卢江水》:“晨光初散,则延~入石。
” 【引】光芒。
范仲淹《岳阳楼记》:“日星隐~。
”②照耀。
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明镫~闺中。
” 【引】光明;
明亮。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肤色玉~。
”③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
范宁《谷梁传序》:“七~为之盈缩。
”yào①重要。
《冯婉贞》:“筑石寨土堡于~隘。
”②想要。
《石灰吟》:“~留清白在人间。
”
曰
yuē①说。
《劝学》:“君子~:学不可以已。
”②称为。
《赵威后问齐使》:“齐有处士~钟离子。
”③是,举例时用。
《五人墓碑记》:“按诸五人,~颜佩伟,杨念如……”④为。
《出师表》:“先帝称之~能。
”⑤用于句首。
《诗经•七月》:“~为改岁,入此室处。
”
曷
hé①什么。
《五人墓碑记》:“蹈死不顾,亦~故哉。
”②怎么;
为什么。
《归去来兮辞》:“寓形宇内复几时,~不委心任去留。
”③通“盍”,何不,为什么不。
《诗经•有杕之杜》:“中心好之,~饮食之。
”④岂;
难道。
《荀子•强国》:“~若是而可以持国乎?”
朗
lǎng①明亮。
《桃花源记》:“复行数步,豁然开~。
”②响亮清晰。
孙绰《游天台山赋》:“凝思幽岩,~咏长川。
”③高明。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公瑾英达,~心独见。
”【朗抱】开朗的胸怀。
【朗悟】聪敏。
期
qī①时限;
期限;
限定或约定的时间。
《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
”《病梅馆记》:“以五年为~,必复之全之。
”②约会;
约定。
《大铁椎传》:“今夜半,方~我决斗某所。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行,~日中。
”③期望;
要求。
《五蠹》:“是以圣人不~修古,不法常可。
”《察今》:“良剑~乎断,不~乎镆铘。
”④预料;
料想。
《水浒传》:“曾有东京来的人传说兄长的豪杰,不~今日得会。
”⑤时日......更多
术
shù①古代城邑中的道路。
左思《蜀都赋》:“亦有甲第,当衢向~。
”②方法;
手段。
《柳毅传》:“子有何~可导我耶?
”③思想;
学说;
主张。
《答司马谏议书》:“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多异故也。
”【又】符合某种思想学说的行为。
《狱中杂记》:“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乎?
”④学问;
学识。
《师说》:“闻道有先后,~业有专攻。
”⑤技术;
技艺。
《教战守策》:“授以击刺之~。
”⑥权术;
杼
zhù①织布用的梭子。
《木兰诗》:“不闻机~声,唯闻女叹息。
”②削薄。
《周礼•考工记》:“凡为轮,行泽者欲~。
”【杼轴】⒈旧时织布机上管经纬线的两个部件。
⒉文章的构思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