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
dǔ①忠诚;
厚道。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仆道不~,业甚浅近。
”②坚定。
《礼记•中庸》:“明辨之,~行之。
”③(病)重。
《陈情表》:“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
”④很;
非常。
《南史•文学传》:“盖由时主儒雅,~好文章。
”【笃论】正确、恰当的评论。
【笃行】力行其事,不改初衷。
【笃学】专心学习。
第
dì①次第;
次序。
《左传•哀公十六年》:“楚国~,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
”(按照楚国的用人次序,我死后令尹司马的官职不是胜(人名)来继任还有谁呢?
)②官僚和贵族的住宅。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出,驾而宿于朝房,旬而还~。
”《左忠毅公逸事》:“必躬造左公~,候太公、太母起居。
”③科举考试的等级。
成绩好为“甲第”、“上第”,考中了叫“及第”,没考中叫“落第”、“下第”。
《柳毅传》:“有儒生柳毅者,......更多
般
bān①还;
回。
《汉书•赵充国传》:“而明主~师罢兵,万人留田。
”②移动;
搬运。
《旧唐书•裴延龄传》:“自冬历夏,~载不了。
”③相连。
《汉书•礼乐志》:“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纵纵。
”④样,种类。
王建《宫词》:“云驳花骢各试行,一~毛色一~缨。
”⑤通“班”,分给,赏赐。
《墨子•尚贤中》:“~爵以贵之,裂地以封之。
”⑥通“斑”,杂乱。
《汉书•贾谊传》:“~纷纷其离此邮兮,亦夫子之故也。
”pán①......更多
良
liáng①好;
良好;
优良。
《桃花源记》:“有~田美池桑竹之属。
”《归去来兮辞》:“怀~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②善良。
《出师表》:“此皆~实,志虑忠纯。
”③很;
甚。
《琵琶行》:“感我此言~久立。
”④的确;
确实。
《三峡》:“清荣峻茂,~多趣味。
”【良弼】指贤良的辅臣。
【良家】⒈关于经营的人家。
⒉清白的人家。
【良人】⒈善良的人。
⒉平民。
⒊夫或妻。
草
cǎo①草;
草本植物的总称。
《观沧海》:“树木丛生,百~丰茂。
”《敕勒歌》:“风吹~低见牛羊。
”②荒野;
草野。
《后序》:“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行露宿。
”③乡间;
民间。
《五人墓碑记》:“况~野之无闻者欤?
”④粗糙;
粗劣。
《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具。
”⑤初稿;
草稿。
《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
”⑥汉字的一种字体,流行于汉初,笔画相连,写来迅速。
如“狂草”、“真......更多
识
shí①知道;
懂得。
《谋攻》:“~众寡之用者胜。
”《石钟山记》:“汝~之乎?
”②认识。
《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
”③识别;
辨认。
《采草药》:“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耳。
”④知识;
见识。
张衡《东京赋》:“鄙夫寡~。
”zhì①通“志”。
记;
记住。
《论语》:“默而~之。
”②通“帜”。
标记;
记号。
《记王忠肃公翱事》:“公拆袄,出珠授之,封~宛然。
”查询
负
fù①背;
用木板驮大东西。
《愚公移山》:“命夸娥氏二子~二山。
”《齐桓晋文之事》:“颁白者不~戴于道路矣。
”②负担;
承担。
《淮南子•主术》:“而智日困,而自~其责也。
”【又】使……承担。
《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秦曲。
”③蒙受;
遭受。
《窦娥冤》:“不明不暗,~屈衔冤。
”④背倚;
背靠着。
《礼记•孔子闲居》:“子夏蹶然而起,~墙而立。
”⑤依靠;
凭借。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其强,以......更多
路
lù①道路。
《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
”②途径;
门路。
《出师表》:“以塞忠谏之~也。
”③路程;
路途。
《桃花源记》:“缘溪行,忘~之远近。
”④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
宋时相当于现在省;
元时相当于现在的地区(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
”⑤衰败;
疲惫。
《孟子•滕文公上》:“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也。
”
近
jìn①空间距离小,与“远”相对。
《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
”②时间上距离短,与“久”“远”相对。
《柳敬亭传》:“乃~年共称柳敬亭说书。
”③走近;
靠近。
《左忠毅公逸事》:“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
”④近处;
近旁。
《察今》:“有道之士,贵以~知远。
”⑤亲近。
《战国策•赵策》:“襄子必~幸子。
”⑥亲近的。
《陈情表》:“外无期功强~之亲。
”⑦近似;
接近;
与……差异不大。
《师说》:“位卑则足......更多
遗
yí①遗失;
丢失。
《过秦论》:“秦无亡矢~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②放弃;
舍弃。
《师说》:“小学而大~,吾未见其明也。
”③遗失的东西。
《乐羊子妻》:“况拾~求利以污其行乎?
”④遗留。
《伶官传序》:“此三者,吾~恨也。
”【又】特指死人遗留下来的。
《序》:“否则不能继述先烈~志且光大之。
”wèi①赠送。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闻之,往请,欲厚~之。
”②给予的东西。
《送东阳马生序》:“父母岁有裘葛......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