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①桥;

桥梁。

《庄子•马蹄》:“泽无舟~。

”②房梁。

《阿房宫赋》:“架~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③我国古代国名和朝代名。

《伶官传序》:“函~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梁昌】处境狼狈;

进退失据。

kě①口渴。

《诗经•君子于役》:“君子于役,苟无饥~。

”【又】比喻迫切地。

范成大《洪景卢内翰使还入境》:“国人~望公颜色。

”jié水干。

《周礼•草人》:“凡粪种,……坟壤用麋,~泽用鹿。

lí①水渗入地。

扬雄《河东赋》:“云霏霏而来迎兮,泽渗~而下降。

”②薄,与厚相对。

陆游《何君墓表》:“一卷之诗有淳~,一篇之诗有善病。

”③沾湿或下滴的样子。

李贺《昆仑使者》:“金盘玉露自淋~,元气茫茫收不得。

”④酣畅的样子。

陆游《哀郢》:“淋~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shuǎng①明朗;

清爽。

《水经注•庐江水》:“风泽清旷,气~节和。

”②直爽;

爽快。

《晋书•桓温传》:“温豪~有风概。

”③过失;

差错。

《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

”④伤;

败坏。

《老子》:“五音令爱耳聋,五味令人口~。

”【爽气】⒈清爽的空气。

⒉豪爽的气概。

【爽约】失气。

查询

cuǐ玉石有光泽,色彩鲜明。

孙绰《游天台山赋》:“建木灭景于千寻,琪树~璨而垂珠。

”(琪树:玉树。

)刘胜《文木赋》:“制为枕案,文章~璨。

”(枕案:枕头和小桌。

文章:指花纹。

)这个意义又写作“璀采”、“翠粲”、“璀粲”、“璀璀。

”【璀璀】形容鲜明。

【璀错】繁盛;

盛美。

sǒu①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荀子•王制》:“山林~泽。

”②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

郭璞《奏请平刑书》:“密迩奸~。

kuài①土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

”②孤独。

宋玉《九辨》:“~独守此无泽兮。

”③块(后起意义)。

刘弇《蒲四杂诗》:“赖足尊中物,时将~磊浇。

rùn①滋润。

《论衡•雷虚》:“雨~万物。

”②潮湿。

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衣~费烟。

”【引】润泽;

光润。

柳宗元《红蕉》:“晚英值穷节,绿~含朱光。

”③雨水。

《后汉书•钟离意传》:“比日密云,遂无大~。

678 共7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