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
jié见 “拮据”。
jiá逼迫。
《战国策•秦策三》:“大夫种为越王垦草剏邑,辟地殖谷,……勾践终~而杀之。
”【拮据】⒈操作劳苦。
《诗经•豳风•鸱鸮》:“予手~”。
⒉困顿;
窘迫。
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文物陪巡狩,亲贤病~。
”
挚
zhì①抓;
攫取。
《吕氏春秋•忠廉》:“~执妻子。
”②诚恳;
恳切。
王士桢《诚斋诗集序》:“于师友之际,尤缠绵笃~。
”③通“贽”。
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禽作六~。
”④通“鸷,凶猛”。
《史记•货殖列传》:“若猛兽~鸟之发。
”⑤通“至”,到来。
《吕氏春秋•孟春纪》:“霜雪大~,首种不入。
”⑥通“至”,极点。
《汉书•窦田灌韩传赞》:“以韩安国之见器,临其~而颠坠。
”
振
zhèn①举;
举起。
《过秦论》:“~长策而御宇内。
”②抖动。
《屈原列传》:“新浴者必~衣。
”③奋起;
振作。
《教战守策》:“痿蹶而不复~。
”④整顿。
《史记•主父偃传》:“诸侯春~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⑤通“赈”,救济。
《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救。
”⑥通“震”,震动。
《张衡传》:“如有地动,尊则~龙。
”⑦通“震”,惊恐。
《荆轲刺秦王》:“秦武阳色变~恐。
”⑧通“震”,威吓。
《谏太宗十思疏......更多
断
duàn①截断;
断开。
《荆轲刺秦王》:“遂拔以击荆轲,~其左股。
”《察今》:“故曰良剑期乎~,不期乎镆铘。
”《伶官传序》:“至于扩、誓天~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②阻隔;
隔断。
《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焉。
”《李愬雪夜入蔡州》:“留五百人镇之,以~洄曲及诸道桥梁。
”③断绝;
中止。
《滕王阁序》:“雁陈惊寒,声~衡阳之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脚如麻未~绝。
”《促织》:“成顾......更多
方
fāng①两船相并,也指并排竹木做成的筏。
《诗经•谷风》:“就其深矣,~之舟之。
”②方形,与“圆”相对。
《促织》:“形若土狗,梅花翅,~首,长颈。
”③正直。
《屈原列传》:“~正之不容也。
”④方向;方位。
《赤壁赋》:“不知东~之既白。
”⑤区域;地方。
《六则》:“有朋自远~来,不亦乐乎。
”⑥方圆;周围。
《归园田居》:“~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⑦比拟;相比。
《察变》:“则三古以还年代~之,犹瀼渴之水。
昔
xī①往日;
以前;
过去。
《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
”②通“夕”,夜晚。
《庄子•天运》:“蚊虻噆肤,则通~不寐矣。
”③终结。
《吕氏春秋•任他》:“孟夏之~,杀三叶而获大麦。
【昔岁】去年。
智
zhì①智慧。
《屈原列传》:“竭忠尽~,以事其君。
”②有才智。
《少年中国说》:“少年~则国~。
”③聪明。
《谏太宗十思疏》:“则~者尽其谋。
”【又】认为……聪明。
《智子疑邻》:“其家甚~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④智谋。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谋。
”⑤神智;
理智。
《吕氏春秋•疑似》:“丈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智囊】足智多谋的人。
暂
zàn①一时;
一下子。
《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而免诸国。
”②暂时。
《孔雀东南飞》:“卿但~还家,吾今且报府。
”③突然。
《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明。
”④刚刚。
江淹《别赋》:“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起。
”⑤姑且。
刘禹锡《酬乐天场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一曲,~凭杯酒长精神。
【注】现代汉语的“暂”指“暂时”;
古代汉语的“暂”,初只指时间很短,后来才有与将来对比的意思。
望
wàng①远望;
远看。
《劝学》:“吾尝跂而~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盼望;
希望;
期望。
《鸿门宴》:“日夜~将军至,岂敢反乎?”③埋怨;
怨恨;
责怪。
《书博鸡者事》:“敢用是为怨~。
”④月光满盈时,即农历每月十五日。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⑤名望;
声望。
《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隆~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望洋】仰视的样子。
末
mò①树梢。
《左传•昭公十一年》:“~大必折。
”②事情、物件的端或尾。
《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
”③末尾;
尽头。
《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右手指卷。
”④不重要的或非根本的。
《论积贮疏》:“使天下各食其力,~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
”⑤时间或顺序在后。
贾思勰《树木》:“吴~,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末技】⒈小技。
⒉指工商业。
【末业】亦作“末作”、“未产”、“末事”、“末生”。
古代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