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chǔ①本是一种丛生灌木,又叫“荆”;
古代取其条作打人的工具。
《礼记•学记》:“夏~二物,收其威也。
”②痛苦,悲痛。
《柳毅传》:“妇始~而谢,终泣而对。
”③鲜明,整齐。
《战国策•齐策》:“不韦使~服而见。
”④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
位于长江中下游,后来这一带地方也称楚。
《樊姬》:“樊姬,~国之夫人也。
”《大铁椎传》:“与人罕言语,语类~声。
”【楚楚】1.形容衣服鲜明整洁。
2.草木丛生的样子。
渠
qú①(人工开凿的)沟渠。
《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
”②第三人称代词,他。
《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会永无缘。
”③大。
通“钜”。
如:渠凶(大恶人,元凶);
渠首(渠魁);
渠酋(渠魁,首领);
渠帅(渠率。
魁首。
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④通“遽”。
疾速《管子•地数》:“夫水激而流渠。
”
烁
shuō①发光的样子。
《新唐书•天文志》:“中夜有大流星长数丈,光~如电。
”②通“铄”,熔化金属。
《考工记•序》:“~金以为刃。
”
甬
yǒng钟柄。
《考工记•凫氏》:“凫氏为钟……舞上谓之~。
”【甬道】⒈两旁有墙的驰道或通道。
⒉高楼间有棚顶的通道。
缋
huì①成匹布帛的头尾,又称机头。
可用来系物,也可做装饰品。
《洛阳伽蓝记•城西》:“以五色~为绳。
”②通“绘”,五彩的刺绣或图画。
《周礼•考工记•画缋》:“画~之事,杂五色。
”
规
guī①画圆形的工具;
圆规。
《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
”②圆形。
《梦溪笔谈》:“图为一圆~,及画极星于~中。
”③法度;
准则。
《三国志•臧洪传》:“以趣舍异~,不得相见。
”④典范。
王粲《咏史》:“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
”⑤谋划;
规划。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往。
”⑥谋划;
打算。
《三国志•诸葛亮传》:“与豫州协~同力。
”⑦劝告,告诫。
《邵公谏厉王弭谤》:“近臣尽~,亲戚补察。
”⑧......更多
矩
jǔ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
《荀子•赋篇》:“圆者中规,方者中~。
”【引】法度。
《新唐书•诸公主列传》:“动循~法。
”成语有“循规道~”。
绳
shéng①绳子。
《过秦论》:“然陈涉瓮牖~枢之子。
”②木工取直用的墨线。
《劝学》:“木直中~,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③标准;
法令。
《韩非子•孤愤》:“则贵重之臣必在~之外矣。
”④约束;
衡量;
纠正。
《病梅馆记》:“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天下以~天下之梅也。
”【绳尺】⒈工匠用的墨线和尺子。
⒉法度;
尺度;
章法。
【绳墨】⒈木工画直线的工具。
⒉法度;
规矩。
【绳枢】用绳系住门扇充当门轴。
形容家境......更多
而
ér①颊毛;
胡须。
《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
”②通“尔”你,你的。
《记王忠肃公翱事》:“~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③通“如”。
好像《察今》:“军惊~坏都 舍。
”④1.表并列关系。
《论积贮疏》:“苟粟多~财有余。
”《捕蛇者说》:“黑质~白章。
”2.表相承关系。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还走。
” 《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大声发于水上。
”3.表示递进关系。
触
chù①本为用角顶,【引】顶、撞。
《五蠹》:“兔走~株,折颈而死。
”《共工头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不周之山。
”②接触,触及。
《疱丁解牛》:“手之所~,肩之所倚……”《捕蛇者说》:“~草木,尽死。
”③触犯,冒犯。
《捕蛇者说》:“~风雨,犯寒暑。
”《汉书•元帝纪》:“去礼义,~刑法,岂不哀哉!
”④触引;
引起。
《易•系辞》:“引而伸之,~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触谏】犯颜强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