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
jì①尽;
完;
终了。
韩愈《进学解》:“言未~,有笑于列者曰。
”②后来;
不久。
《左传•成公二年》:“~,卫人赏之以邑。
”③已经,……以后。
《廉颇蔺相如列传》:“~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④全;
都;
皆。
《屈原列传》:“楚人~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⑤既然;
既然是。
《归去来兮辞》:“~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季氏将伐颛臾》:“~来之,则安之。
”⑥与“且”、“又”、“亦”相呼应,......更多
樊
fán①关鸟兽的笼子。
《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中。
”②篱笆。
黄庭坚《庚申宿观音院》:“僧屋无陶瓦,剪茅苍竹~。
”③边;
旁。
白居易《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
”④纷杂的样子。
《庄子•齐物论》:“~然淆乱。
” 【又】忙乱。
《论衡•道虚》:“顾见卢敖,~然下其臂,遁逃乎碑下。
”pán马腹革带,如“樊缨”,古代天子、诸侯辂马的带饰,也作“繁缨”。
【樊笼】鸟笼,比喻受拘......更多
浅
qiǎn①(水)不深;
浅。
《庄子•逍遥逰》:“置杯焉则胶,水~而舟大也。
”②泛指浅,不深。
《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
”③低;
矮;
不高。
《钱塘湖春行》:“~草才能没马蹄。
”④(时间)短,不久。
《过秦论》:“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
”⑤(颜色)浅;
浅淡。
《江畔独步寻花》:“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红?”⑥肤浅;
浅薄。
《隆中对》:“而智术~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海
hǎi①百川汇聚处;
大海。
《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②大湖。
《兵车行》:“君不见青~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③比喻事物多而广。
《游黄山记》:“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
”【海客】1、航海的人。
2、浪迹四方的人。
溽
rù①湿。
郭璞《江赋》:“林无不~,岸无不津。
”【又】闷热。
《梦溪笔谈•象数》:“众以为频日晦~,尚且不雨,如此淲燥,岂复有望?”②味浓。
《礼记•儒行》:“其饮食不~。
”
漠
mò①沙漠。
《后汉书•乌桓传》:“匈奴北徙数千里,~南地空。
”②寂寞;
空虚。
《狱中杂记》:“居数月,~然无所事。
”③冷淡;
不关心。
韩愈《争臣论》:“~不加喜戚于心。
”【漠漠】⒈无声息的状况。
⒉天色灰暗的样子。
⒊寂寞。
裁
cái①剪裁;
裁制。
【引】制作;
写作。
杜甫《江亭》诗:“帮林归未得,排闷强~诗。
”②删减。
【引】节制。
《国语•吴语》:“富者吾安之,贫者吾与之,救其不足,~其有馀,使贫富皆利之。
”③裁断;
裁决。
《战国策•秦策一》:“臣愿悉言所闻,大王~其罪。
”【又】主宰。
《吕氏春秋•恃君》:“然且犹~万物,制禽兽,服狡虫。
”特指杀,自杀称自裁。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在尘埃之中。
”④衡量......更多
要
yāo①人体的腰部,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腰”。
《荀子•礼论》:“量~而带之。
”②通“邀”。
邀请。
《桃花源记》:“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③中途拦截。
《书博鸡者事》:“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篡以归。
”④相约。
《孙雀东南飞》:“虽与府吏~,渠会永无缘。
”⑤威胁。
《狱中杂记》:“惟大辟无可~,然犹质其首。
”
童
tóng①年轻的奴隶或奴仆。
《石钟山记》:“寺僧使小~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②儿童;
少年。
《童区寄传》:“~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③秃;
光秃。
《进学解》:“头~齿豁,竟死何裨?
”④幼稚;
愚昧。
贾宜《新书•道术》:“反慧为~。
”【童龀】儿童;
小孩。
【童蒙】⒈幼稚不懂事的孩童。
⒉知识浅陋。
⒊愚昧无知。
【童生】明清时没有获得秀才资格成为官学生员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
【童子】⒈少年;
儿童。
⒉童生。
绩
jì①缉麻,把麻搓成绳或线。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不~其麻。
”②继续;
继承。
《左传•昭公元年》:“子盍亦远~禹功而大庇民乎?
”③成绩;
功绩。
《谷梁传•成公五年》:“伯尊其无~乎?
”【又】吞吐丝。
《论衡•无形》:“蚕食桑老,~而为茧。
”④成。
《史记•夏本纪》:“女言致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