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
xiōng①不吉利。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趋吉避~者为君子。
”②灾祸;
灾害。
《齐桓晋文之事》:“乐岁终身饱,~年不免于死亡。
”【又】遇到饥荒。
《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不幸的事,特指丧事。
《陈情表》:“臣以险衅,夙遭闵~。
”④凶恶;
凶暴。
《周处》:“周处年少时,~强侠气。
”⑤凶恶的人;
作恶的人。
《出师表》:“庶竭驽钝,攘除奸~。
”⑥因恐惧而喧扰。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曹......更多
参
cān①参与;
参加。
《柳敬停传》:“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机密。
”《谭嗣同》:“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预新政。
”②检验;
检查。
《劝学》:“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
”③参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之《国语》以博其趣;
~之《离骚》以致其幽。
”④古代下级见上级叫参,见“参拜”。
⑤弹劾。
《谭嗣同》:“即如前年胡景桂~劾慰帅一事。
”cēn见“参差。
”sān三;
三分。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大都不过~国......更多
及
jí①赶上;
追上。
《殽之战》:“~诸河,则在舟中矣。
”②至;
到;
到达。
《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将有事于西畴。
”《伶官传序》:“~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③遭遇;
遇到。
《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于难。
”④推及;
涉及。
《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人之老。
”⑤来得及。
《荆轲刺秦王》:“方急时,不~召下兵。
”【又】指充足的应付时间。
《论积贮疏》:“乃骇而图之,岂将有~乎?”⑥赶......更多
向
xiàng①朝北的窗户。
《诗经•七月》:“塞~墐户。
”②朝着;
向着。
《狼》:“狼不敢前,眈眈相~。
”《垓下之战》:“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
”③趋向;
奔向。
《赤壁之战》:“到夏口,闻操已~荆州。
”④接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昏黑。
”⑤刚才。
《赤壁之战》:“~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⑥从前;
过去。
《兰亭集序》:“~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察今》:“~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⑦假......更多
堂
táng①正屋。
古代房屋阶上室外叫堂,堂后叫室。
《察今》:“故审~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左忠毅公逸事》:“拜夫人于~上。
”②朝堂;
殿堂。
《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
”③公堂;
官吏办公的地方。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退~至密室,令从人退去,只留这门子一人伏侍。
”《君子国》:“终日屈膝公~,亦不顾及颜面。
”《严监行和严贡生》:“汤知县正要退~,见两个人进来喊冤。
”④尊称别人的母......更多
宗
zōng①祖宗;
宗庙。
《尚书•大禹谟》:“受命于神~。
”②祖宗;
祖先。
《左传•成公三年》:“若不获命,而使嗣~职。
”③宗族。
《叔向贺贫》:“其~灭于绛。
”④祭祀。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⑤遵奉;
尊崇。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之。
”⑥归往。
《尚书•禹贡》:“江汉朝~于海。
”⑦本源。
《庄子•知北游》:“将反于~。
”【宗祠】祠堂;
家庙。
【宗法】......更多
廉
lián①堂屋的侧边。
《仪礼•乡饮酒》:“设席于堂~东上。
”②正直;
方正。
《屈原列传》:“其行~,故死而不容。
”③廉洁,与“贪”相对。
《论衡•本性》:“故贪者能言~,乱者能言治。
”④少。
《原毁》:“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
”⑤考察;
查访;
侦察。
《海瑞传》:“令巡按御史~察之。
”⑥便宜;
价格低。
《黄冈竹楼记》:“以其价~而工省也。
”【廉按】查访;
追究。
【廉白】廉洁清白。
【廉悍】峻峭猛烈。
【廉纤】⒈雨......更多
弛
chí①放松弓弦。
《左传•襄公十八年》:“乃~弓而自后缚之。
”②放松;
松弛。
《捕蛇者说》:“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然而卧。
”③放下;
除掉。
《狼》:“屠乃奔倚其下,~担持刀。
”【弛禁】解除禁令。
【弛刑】卸掉枷锁的刑徒。
范晔《后汉书•马武传》:“复拜武捕虏将军……将乌桓、黎阳营、三辅募、凉州诸群羌胡兵及~,合四万人击之。
”【弛张】比喻兴废、宽严、劳逸等。
《韩非子•解老》:“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更多
弟
dì①弟弟。
白居易《琵琶行》:“~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故。
”《木兰诗》:“小~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②泛指同辈中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
③次序;
等第。
《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大乱五,小乱三……。
”④尽管;
只管。
《史记•孙膑传》:“君~重射,臣能令君胜。
”tì“悌”的古字。
弟弟尊敬顺从兄长。
《论语•学而》:“孝~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毫
háo①长而尖的细毛。
《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之末。
”②比喻极其细微的东西。
《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之木,生于~末。
”《赤壁赋》:“苟非吾之所有,虽一~而莫取。
”③毛笔。
袁宏道《答王百谷》:“方且挥~命楮,恣意著述。
”④长度单位。
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
【毫光】光线四射如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