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èng①光明。

郝经《原古上元学士》:“昂头冠三山,俯瞰旭日~。

”②兴盛,旺盛。

《西陲石刻录•周李君修绋龛碑》:“自泰创兴,于周转~。

yuē①说。

《劝学》:“君子~:学不可以已。

”②称为。

《赵威后问齐使》:“齐有处士~钟离子。

”③是,举例时用。

《五人墓碑记》:“按诸五人,~颜佩伟,杨念如……”④为。

《出师表》:“先帝称之~能。

”⑤用于句首。

《诗经•七月》:“~为改岁,入此室处。

hé①什么。

《五人墓碑记》:“蹈死不顾,亦~故哉。

”②怎么;

为什么。

《归去来兮辞》:“寓形宇内复几时,~不委心任去留。

”③通“盍”,何不,为什么不。

《诗经•有杕之杜》:“中心好之,~饮食之。

”④岂;

难道。

《荀子•强国》:“~若是而可以持国乎?”

màn①水涨溢。

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

”【又】满;

弥漫。

《登泰山记》:“亭东自足下皆云~。

”②模糊不清。

《游褒禅山记》:“有碑仆道,其文~灭。

”③随意;

不受拘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卷诗书喜欲狂。

”④枉自;

徒然。

杜甫《宾至》:“岂有文章惊海内,~劳车马驻江干。

”⑤玷污。

《庄子•让王》:“又欲以其辱行~我。

”【漫澜】⒈无边无际的样子。

⒉支离破碎......更多

miè①熄灭。

《尚书•盘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

”②灭亡;

消灭。

《赤壁之战》:“今数雄已~,惟孤尚存。

”③消失;

磨灭。

《游褒禅山记》:“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

”④暗。

《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可见。

cù突然;

出乎意外。

《五人墓碑记》:“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发。

”《促织》:“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然跃去。

”【猝故】突然的变故。

《新唐书•兵志》:“今外有不廷之虏,内有梗命之臣,而禁兵不精,其数削少,后有~,何以待之?

”【猝嗟】犹“叱咤”。

怒斥声。

《汉书•韩信传》:“项王意乌~,千人皆废。

”(意乌:怒吼声。

shè①土地神。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土为~。

”②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古人认为是土地神灵依附止息的地方)。

《柳毅传》:“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橘。

”③祭祀土地神的活动、节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佛里祠下,一片神鸦~鼓。

”④古代居民单位,二十五家(一说二十家)为一社。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请致千~。

”⑤社团;

团体。

《五人墓碑记》:“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cí①春祭。

后来泛指祭祀。

《苏武》:“孺卿从~河东后土。

”②祠堂、神庙。

《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中。

”《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之址以葬之。

”【祠兵】古代出兵作战前的一种礼仪。

jì①粟。

一说是不粘的黍。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之苗。

”②泛指谷类庄稼。

陶渊明《桃花园诗》:“桑竹垂余荫,菽~随时艺。

”③五谷之神。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周弃亦为~,自商以来祀之。

”④祭祀谷神的祭坛、处所。

常与“社”(土地神)连用。

班固《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何?为天下求福报功。

”【又】政权;

国家。

《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也。

”【稷蜂社鼠】栖......更多

cè①同“策”。

占卜用的蓍草。

《礼记•曲礼上》:“龟为卜,~为筮。

”②计谋。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怨陈王不用其~。

”③简书。

④栅栏。

《庄子•达生》:“祝宗人玄端以临牢~。

”jiā①夹东西的用具。

陆羽《茶经•器》:“火~,一名箸。

”【引】挟制,钳制。

韩愈《曹成王碑》:“掇黄冈,~汉阳。

678910 共1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