籀
拼音:zhou含声调的拼音:zhòu笔画数:19五笔:trql部首:竹 籀的说文解字 籀的文言文解字
籀zhòu〔籀文〕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阅读:籀读(读书)。籀绎(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笔画数:19;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1213545325121
详解:籀zhòu【动】同本义〖read〗籀,读书也。——《说文》卜籀云。——《春秋传》。按,今本《左传》凡卦兆之词皆以繇为之。重籀《论语》诸书。——章炳麟《检论·订孔下》睲河海之行、帝王、妃后、臣宰、农工、徒隶之法,无不籀也。——清·龚自珍《知归子赞》又如:籀读(诵读);籀书(即籀文)通“抽”。抽取;引出〖takeout〗挥兔豪而匪固,籀鱼网而终灭。——唐·李俨《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序又如:籀演(引申;演绎)籀zhòu【名】汉字的一种文体。一名大篆〖astyleofcalligraphy〗周宣王史名籀,其所著文字曰籀文。亦曰大篆。——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籀,史籀,周太史造大篆。——《玉篇》仇校篆籀,篇章毕觌。——晋·左思《魏都赋》又如:籀文(我国古代书体的一种);籀篆(古代的一种书体。即大篆)籀文zhòuwén〖astyleofChinesecalligraphy〗古代大篆字的字体。因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xhzd/1/81637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