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i含声调的拼音:mí,mǐ笔画数:19五笔:yssd部首: 靡的说文解字 靡的文言文解字

靡mí浪费,奢侈:靡荡。靡费。侈靡。分散:靡散(消灭)。古同“糜”,糜烂。笔画数:19;部首:非;笔顺编号:4131234123421112111

详解:靡mí【名】通“湄”。水边,河岸〖bankofwaters〗明月珠子,玓瓅江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靡mí【动】浪费〖waste〗而百姓靡于外。——《战国策·秦策》国家靡敝。——《礼记·少仪》。疏:“谓财物糜散凋敝。”不随俗靡。——宋·司马光《训俭示康》靡之者。——汉·贾谊《论积贮疏》又如:奢靡;靡货(奢侈品);靡靡(华丽而堂皇);靡丽(奢华,美盛)消失〖dieout〗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西游记》又如:靡散(消灭);靡碎(散碎)通“糜”。烂〖rot;fester〗子胥靡。——《庄子·胠箧》通“摩”。切磋,研究〖comparenotes;research〗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荀子·性恶》摩擦,接触〖rub;scrape〗喜则交颈相靡。——《庄子·马蹄》另见mǐ靡费mífèi〖waste〗奢侈浪费;过度地消耗费用除多支靡费外,也似无甚裨益。——清·伊湛纳希《一层楼》靡mǐ【动】(形声。从非,麻声(mǐ)。本义:无;没有)同本义〖no;not〗。靡,无也。——《尔雅》靡室靡家。——《诗·小雅·采薇》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靡不有初。——《战国策·秦策》靡计不施。——《聊斋志异·促织》靡不毕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如:靡有孑遗(没有遗漏,一点儿不剩)散乱;顺风倒下〖disperse;blownawaybythewind〗望其旗靡。——《左传·庄公十年》左右皆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汉军皆披靡、分散之貌。——《史记》利夫秋豪害靡国家。——《荀子·大略》。注:“披靡也。”虫尽靡。——《聊斋志异·促织》又如:风靡;委靡;披靡,靡拉(毁损破坏);靡披(草木随风所至,无不倒伏);靡徙(失正,抑退的样子);靡敝(衰败,败坏);靡然(随风披靡的样子)蔓延〖spread〗。如:靡迤(绵延不绝的样子)靡mǐ【形】细腻;细密〖meticulous〗靡颜腻理。——《楚辞·招魂》又如:靡密(细密,细致):靡曼(肌理柔腻细致);靡颜腻理(形容美人容颜姣妍,肌肤细腻)华丽,美好〖tender;fine〗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庄子·天下》又如:靡曼(柔弱,柔美,华丽)缓〖slow〗行迈靡靡。——《诗·王风·黍离》又如:靡迤(小步而行);靡靡(迟缓的样子;柔和的乐音)另见mí靡及mǐjí〖notachieve(attain,hit,reach)〗达不到号呼靡及。——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靡靡之乐mǐmǐzhīyuè〖lewdmusicorsong;beguilingtunes;soft,effiminatemusic〗古指亡国的声乐。现指淫靡而不健康向上的庸俗音乐。亦作“靡靡之音”靡衣玉食mǐyī-yùshí〖extravagantclothingsandluxuriousfood〗美衣美食。形容生活奢侈浪费靡衣玉食,以馆於上者,何可胜数。——苏轼《论养士》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xhzd/1/8316077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