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斗场景和排兵布阵描写 高手对决(17)
蓦然间一阵清朗强劲的啸声升起来,响澈云霄。
全场之人,不论武功高低,都从这一声强劲震耳的长啸,听出发出啸声之人,必是当世罕有的绝顶高手。
那澄净的粼粼绿波,似乎也被这一声长啸,震得生出无数涟漪。
擂台上刚刚张开双眼的疏勒国师,也禁不住矍然起立,向湖边望去。
这一啸虽然只是强劲震耳,可是当此众声俱寂,人人情绪紧张之时,竟然俱有无穷威力,大收先声夺人之效。
端木芙大喜道:“秦姊姊,敢是罗公子驾到了麽?
” 一面说时,一面向码头望去。
秦霜波已无须回答,因为这刻那把关四位高手,竟不向端木芙请示,一迳放那一人踏上浮桥。
但见此人只有二十来岁,长得面如冠王,猿臂鸢肩,背上插著一柄长刀,英气勃勃。
顾盼之间,豪气迫人,却又暗蕴一种温文潇洒的风度。
众人见了,但觉眼前一亮。
霎时间有几个人先後叫道:“罗廷玉………”「罗少城主………”「翠华城主………”等等。
紧接著就是最盛大的喝采欢呼之声。
罗廷玉停在浮桥中央,回头四顾,同时向群雄抱拳为礼,态度之从容大方,意气之豪放雄猛,当真是举世无有俦匹。
他举步走到浮台之时,众声已歇,都是等候著听取台上此阵是否派他出战之意。
端木芙高声说道:“罗公子,您来得正好,中原武林无不寄望公子虎驾出征。
且待击败强敌,始行礼叙如何?
” 这几句话,全场皆闻,因此更加静寂。
罗廷玉微微一笑,目光匆匆掠过秦霜波,便已回到端木芙面上,豪迈地点点头,拱手道:“上台应战,乃是份内之事,自当竭尽所能,以效绵薄。
” 当下大步向擂台走去,才走了数步,已掣出了天下皆知的「血战宝刀”,寒光森森,耀人眼目。
任何人一望之下,已知罗廷玉乃是上台就拚之意,并不打算与疏勒国师对答任何闲话。
因此之故,呐喊助威之声大作,震耳欲聋。
疏勒国师见对方来势如此威猛,岂敢怠慢,赶紧也撤出兵刃。
他这一回刀剑齐齐出鞘,左手提刀,右手持剑。
迅即摆好门户,表现出从来未有过的小心谨慎的态度。
观战之人,单单是看了疏勒国师如此慎重防御之态,已感到十分兴奋,更是狂呼大叫。
罗廷玉步伐如一,同时既不加快,也不放缓,一直走上擂台。
此时他那股沉雄威猛的气势,连远处观战之人也能感觉得出来。
身在台上的疏勒国师,更是不在话下。
他但觉这罗廷玉的勇武,似是出自天性,气势之坚凝强大,似乎不是血肉之躯所可以抵挡得住的。
以疏勒国师这等功力修为,尚且有这等奇异以及可怕的感觉,换了他人,只怕当真得弃械於地,屈膝乞降了。
这一刹那间,正在狂呼高叫之人,都紧张得忽然没有了声音,因此全场蓦地里又陷入静寂之中。
这等忽而杀声震天,忽而坠针可闻的巨大变化,也对罗廷玉的气势大有帮助,宛如火上添油一般。
疏勒国师这麽聪明之人,至此方知这罗廷玉实是他踏入中原以来,所面对的最强的敌手。
原来疏勒国师在这瞬息之间,方始晓得罗廷玉年事虽轻,但武功既强,才智更高。
他这一声长啸,完全是为了先声夺人,同时好使全场之人,为他呐喊助威,以增强他的气势。
当然罗廷玉并非刚刚赶到,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在线香刚刚烧尽之时,才发出啸声。
此是由於双方讲明疏勒国师可以运功调息一枝香之久,因而假如罗廷玉早了一点发出啸声,惊扰了他,便是破坏规定了。
由此可知,罗廷玉竟是在现身之时,已经等如出手向疏勒国师发动攻势。
那端木芙果然是一代奇才,竟然省得此意,尽量不耽误罗廷玉,使他的气势不致有中断之虞。
因此,论起聪明才智,疏勒国师亦至此方知还逊端木芙一筹。
其实他老早就失算多次,只不过端木芙手段高明,处处都不肯锋芒过露,使他感觉不出来罢了。
正因疏勒国师至今方始发觉,所以未能把握唯一的机会,消解了对方这一股气势。
这个唯一的机会,就是当罗廷玉步步迫到之时,虽然来势汹汹,但他仍然可以不予理会,不掣出兵刃。
这麽一来,罗廷玉势必收回宝刀,到台上与他说话,方始动手交战。
换言之,疏勒国师可以用这个手法,弛缓局势,使罗廷玉的勇锐之气,不能发挥到如此强大威猛的地步。
当然现在已经不能以计策谋略化解罗廷玉的气势了,唯有以真功夫抵御。
但这麽一来,疏勒国师等如已陷入了被动之势。
但见罗廷玉踏上擂台,毫不迟疑,以雷霆万钧之势,挥刀直取敌人,口中又发出那震山撼岳的啸声。
他的刀法,全不神奇奥妙,有如平直叙的文章,但却有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之威。
群雄这时才记得发出呐喊之声,拚命狂叫助威。
罗廷玉的血战宝刀,在如雷的助威声中,如虎添翼,平添一股激烈豪壮之气。
一连三刀,硬是把刀剑并施的疏勒国师,劈退了四五尺之多。
罗廷玉得此先手,更是壮怀激烈,虎目中威棱四射,又连续攻了三刀,一刀比一刀威猛。
疏勒国师心中虽是明知这刻乃是胜败的关键,自己万万不可再退。
如若不能坚守,则对方气势已成,此後再想平反这等劣势,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行。
但形势迫人,他虽是用尽全力,想坚守原地,却是不由自主的又被罗廷玉震退了两步。
西域一众高手们,得见这等情势,无不骇然变色,心中大是震凛。
罗廷玉抢制了机先,岂肯轻易失去?
当即使出了「君临天下」七大招,但见他刀锋微侧,竟是用的一种极为罕见的「切」字诀手法。
寒光一闪,罗廷玉手中宝刀,竟从对方刀剑的缝隙间直切入去。
威势虽然远远不及砍劈手法,却奇奥灵动之极,极难封架。
疏勒国师身处战局之中,感觉与观战之人又不相同。
在他而言,但觉对方这一刀宛如空中鸟迹,水中鱼路,全然找不到丝毫痕迹。
而在这缥渺虚幻之中,那股无坚不摧的气势,仍然紧紧笼罩著自己,没有一丝一毫放松的意思和迹象。
就在罗廷玉一刀切下之时,疏勒国师蓦地爆发出一阵狂笑,侧头耸肩,竟是用他一只左肩,耸起接刀。
这一招以身硬碰兵刃,大出情理之外,却使高明如罗廷玉,急切之间,也是不能罢手,只好原式运刀疾切。
要知假如罗廷玉煞住刀势的话,以疏勒国师的造诣,刀剑齐出,定可在他身上开两个窟窿,那自然是有死无生的结果了。
因此之故,罗廷玉目下是无论如何也得运刀疾切落去,保持攻势,以免无端端失去了主动的优势。
说得迟,那时快,寒光闪处,刃刃已切中敌肩。
但见疏勒国师身子一震,又退了两步。
可是疏勒国师此时刀剑交错施展,已严严密密的封住了门户。
换句话说,他已用这硬接一刀的奇异方法,扳回劣势,已不复是处於捱打的窘境中了。
西域之人,齐齐喝采狂呼,加上中原群雄的声音,简直可以把人吵死。
疏勒国师挨了这一刀,居然面色如常,若无其事。
因此,虽说他已被对方砍了一记,但若是这等有意为之,而又不曾负伤的情况之下,谁也不能说他输了。
罗廷玉当此之时,无论如何也应放手再攻,尽力施为才是。
谁知他反而收刀跃开数步,仰天大笑。
双方之人,见他仰天而笑,都感到奇怪不已。
於是不约而同的静了下来,看他有何话说。
罗廷玉笑声一收,朗朗说道:“疏勒国师,你的奇功秘艺,果是难以窥测,在下亦甚感佩服。
” 疏勒国师道:“罗公子好说了,本座为了要当真领略罗公子的绝世刀法,迫不得已,出此下策,倒叫公子见笑了。
” 他一面回答,一面住寻思对方为何突然停止攻击,竟肯让自己有喘息的机会?
这一定有内情。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xssc/1/1065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