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经》
《食经》 (更新时间:2004-10-29 15:39:00 本章字数: 714) 作者崔浩,字伯渊,北魏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
北魏太武帝初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
历任太常聊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司徒。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六月被诛。
据《隋志》医方家记载:《崔氏食经》四卷。
《旧唐书》载:《食经》九卷,崔浩撰。
《新唐书》同。
《通志略》载:《崔氏食经》四卷,崔浩撰。
实际上,以上这些名为崔浩所撰的《食经》并非崔浩所写。
据《魏书 崔浩传》所收崔浩写的《食经叙》称,崔母卢氏与崔的其他女性长辈,“所修妇功,无不蕴习酒食。
朝夕养舅姑,四时祭祀,虽有功力,不任僮使,常手自亲焉。
”后来,崔母“虑久废忘,后生无所见,而少习业书,乃占授为九篇,文辞约举,婉而成章┅┅”崔浩也就“故序遗文,垂示来世”。
可见著名的崔浩《食经》,实际是崔母卢氏“口授而成”。
此外,既然卢氏的“遗文”为“九篇”,而一些史书记为崔浩《食经》九卷,看来乃是改篇为卷。
至于有些史书题为四卷,估计是作了合并。
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崔浩《食经》已佚。
但是,在《齐民要术》 《北堂书钞》 《太平御鉴》及王祯《农书》等书中收录有未署作者姓名的《食经》,内容有四十多条(少数重复),涉及食物储藏及肴馔制作,如“藏梅法” “藏干栗法” “藏柿法” “作白醪酒法” “七月七日作法酒方” “作麦酱法” “作大豆千岁苦酒法” “作豉法” “作芥酱法” “作蒲 法” “作芋子酸 法” “ 羹” “蒸熊法” “ 法” “白 ” “作跳丸炙法” “作犬 法” “作 饼酵法” “作百饭法” “作煸法”等等,内容相当丰富。
有学者认为,这些《食经》之佚文,极可能源自崔浩的《食经》,对此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xssc/1/5516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