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学鼎盛的唐代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书学鼎盛的唐代 (更新时间:2004-2-6 19:25:00 本章字数: 2274) 唐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动乱局面,国初二十年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贞观之治”,此后从武则天到唐玄宗开元时期更是呈现出超越两汉的空前兴盛气象。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
”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
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
初唐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陆柬之等,此后有创造性的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
唐太宗李世民和诗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书家。
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唐代著名书法家 1、欧阳询(公元557-641)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世称欧阳率更。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
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
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
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
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
”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
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
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
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贴》体势纵长,笔力劲健。
墨迹传世,尤为宝贵。
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
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
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2、虞世南(公元558-638) 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
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字,故世称“虞永兴”,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
虞世南幼年学书于王羲之七世孙,著名书法家僧智永,受其亲传,妙得“二王”及智永笔法。
虞世南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
他的书法,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
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色。
3、褚遂良(公元596-658或659) 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官至右仆射河南公,世称褚河南。
他的书法学王羲之、虞世南。
《唐人书评》说他的字是:“字里金生,行间 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
”他所写的《雁塔圣教序》,最有自家之法 。
在此碑中,他把虞、欧法融为一体,皆凹姹*,波势自然。
从气韵上看直追王逸少,但用笔,结字,圆润瘦劲之处却是褚法。
4、薛稷(公元649-713) 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
他是魏征的外甥,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世称薛少保。
他书法学虞世南和褚遂良,是褚的高足。
唐人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足见他“锐精临仿”。
《广川书跋》说他“其师承血脉,则于褚为近。
至于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成一家”。
这就是宋徽宗瘦金书之所由出。
有《信行禅师碑》传世。
5、陆柬之(公元1045-1105) 江苏吴县人。
他是虞世南的外甥。
书法早年学其舅,后学“二王”。
后人称其“晚擅出蓝之誉”。
他的书法遗迹传世者甚少。
《绛帖》有陆字廿五字,又有行书陆机文赋一卷。
其书法,赵孟俯以为“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
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
”我们看陆书《文赋》墨迹,亦如陆机《文赋》论文所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有逸气,逸笔,直追“二王”。
6、李邕(公元678-747) 字泰和,扬州江都人,官至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
他的字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
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 。
”恰道出李邕善学之处。
《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
初学又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
”《叶有道碑》、《岳麓寺碑》、《云麾将军碑》为其代表作。
他的笔力遒劲舒放,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
苏东坡,米芾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点,元代的赵孟俯也极力追求他的笔意,从中学到了“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
他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7、张旭 字伯高,吴郡人,世称张长史,生卒年月不详。
他得书法得之于“二王”而又能独创新意。
他的楷书端正谨严。
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
若说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
韩愈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 ,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
”杜甫在《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他能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用抽象的点线去表现书法家思想情感高度的艺术境界。
在书法艺术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关键在于点画用笔完全符合传统规矩。
可以说,他是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在书法上成了有创造力的无愧于自己时代的书法家。
博大清新,纵逸豪放之处,远远超过了前代书法家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盛唐气象。
8、 颜真卿(公元709-785) 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
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
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
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工于尺牍;
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
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xssc/1/6467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