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

上清派(更新时间:2004-1-28 16:22:00 本章字数: 1863) 上清派约形成于东晋时期,以专门传播习炼《上清经》而得名。

上清经是由《黄庭经》而衍生出的道经系列,也称《大洞真经》。

上清派以存神服气为修行方法,辅以育经、修功德。

上清派的重要经典《黄庭经》分内外两篇,全名《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

《黄庭经》是茅山派的重要经典,也是后代全真道派的功课经。

《黄庭经》是前代修炼养生经验的总结,又为后世的内修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黄庭经》的经文都是七言韵文,主张"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追求恬淡无为的修炼方式而达到长寿的目的,修炼关键是男藏精,女藏胎,认为人以精为本,以气为根,使人"完坚"不丧,滋补元气,则老而可壮。

它的修炼方法就是调息和存神,其调息法,就是"太和阴阳气"能通过运行,上达黄,庭至丹田,再返归黄,庭神守之。

其"存神"方法,融合古道经和医经的五脏有神的说法,存思诸神,就可以通灵达神,洞观自然,养神炼气,乘云飞仙。

上清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出身于江东名门丹阳陶氏。

永明10年(492),36岁时,辞去官职,"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南史·陶弘景传》),退居句容之句曲山(茅山)修道。

归隐以后,陶弘景仍"知时运之变,俯察人心,悯涂炭之苦"。

陶弘景和他的弟子在茅山经营数十年,从而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故后世也称上清派为"茅山宗"。

他编写的 《真诰》一书记录茅山道教的传授历史,人数在百人以上。

由于他的学识和造就,陶弘景得到朝野尊崇礼问。

他开创了融合道佛的先例,采取佛道双修的态度。

由他编写的《真诰》以轮回转生和地狱的说法,代替了"承负"和东岳主人魂魄的传统说法。

陶弘景晚年"曾梦佛授其菩提记",自称"胜力菩萨"转世,亲自到宁波阿育王塔受戒。

归茅山后,即建佛道两坛,隔日朝礼。

临终时,遗言死后"冠巾法服","佩符 左腋下",外面"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 "道人道士并在门中,道人左,道士右。

"他还编订了道教的神仙谱系。

陶弘景编订的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称《真灵位业图》,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诸多仙真,大约3000名,以7个等级排列,其中央的上下次序是:元始天尊,玉晨元皇大道,太极金阙帝君,太上老君(无上太道君),九宫尚书,定录真君中茅君,丰都北阴大帝。

他对于养生学、医药学和炼丹术也有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养性延命录》中,此书总结了北魏张湛对《养生集》、《摄生论》、《养生术》等著作编集整理的养生理论,保存从先秦到两晋的已佚著作达32种。

其基本理论就是养神和炼形,"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养神就是要"游收虚静,息虑无为",清心寡欲。

炼形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度"。

在唐代,以传授上清经法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很多知名道士,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和李含光等等。

通过他们的活动,茅山宗逐渐成为在全国具有最高地位的道派。

其中,王远知是茅山宗第10代宗师,为茅山宗进入唐代以后的兴盛,打下了重要基础。

王远知出身于官宦之家,极得唐高祖和太宗的器重。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死后,在高宗调露二年9公元680年)被追赠为大中大夫,谥号升贞先生。

四年后又获赠紫金光禄大夫称号。

吴筠颇有才气,文章诗赋在当时都有佳评 ,得到唐玄宗的欣赏。

玄宗曾问他关于道法的事,他回答说:"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非纸札耳。

"吴筠著有《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形神可固论》等,对道教炼养义理学说有很大贡献。

第13代宗师李含光,世家大族子弟,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

中宗神龙元年(705)入道,开元年间从司马承祯学道于王屋山,在嵩阳生活了20多年。

玄宗对他极为敬重,在《命李含光建茅山坛宇敕》中称他"道高紫府,学总黄庭"。

天宝年间,李含光得到玄宗所赐的玄静先生称号。

晚年他居住在茅山紫阳观。

北宋中期以后,这一派渐渐衰落。

上清派历代宗师都得到过朝廷封号。

在北宋中后期,它终于成为"经箓三山"之一。

上清派第23代宗师朱自英曾为真宗祈神赐子,后来生了仁宗,被封为"国师"。

第35代宗师任元阜,曾受南宋宁宗诏令,做大道场禳除水灾。

第44代宗师王道孟,为元帝祈雨驱蝗,得到"真人"封号。

进入元代以后,上清派很少有著名宗师出现。

后可能融入正一道中。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xssc/1/669585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