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东汉元兴元年 (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造纸的基础上发明了用破布、鱼网、树皮等制成的书写用纸,为后世抄书、拓印和雕版印刷提供了必要条件。
9世纪后在中国扬州、益州(今四川成都)和杭州等地,逐渐形成了雕版刻印作坊的中心。
五代(公元907年~公元960年)冯道从后唐长兴三年到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32年~公元953年)雕造监本“九经”,开政府出版标准课本的先河。
与此同时,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先后传入高丽、日本、越南和琉球等亚洲各地。
明代末年胡正言、颜继祖在17世纪40年代用□版、拱花技术,编印了《十竹斋笺谱》、《萝轩变古笺谱》等彩色套印和凹凸印刷版画,发展了木版水印技术。
宋代毕升在公元1041年~公元1049年间发明泥活字版印刷术,使得出版书籍更为方便灵活。
元代王祯用梨枣木刻成大量活字,并创制了轮转排字架,刊印了多种书籍。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xssc/1/6886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