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

夏商西周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   一、对人体的认识   甲骨文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代文献,其中包含有可供研究殷商时期对人体、疾病认识的宝贵史料。

  甲骨文中包含有大量的象形、会意文字,从文字的形体上,可以看出商朝人对人体已有一定的认识。

首,象人的侧面头形;

耳,象耳的轮廓;

目,象人的眼睛;

鼻,象人的鼻子;

口,口腔的象形;

舌,象舌从口中伸出状;

齿,象牙齿从口中露出;

项,是在脖子后面加指示符号标明;

手,象手的侧面形。

肱,在甲骨文中是在肱部加指示符号。

身字是在人的胸、腹部加指示符。

臀,在人臀部加指示符号。

足字则象脚的形状。

膝,在人的膝关节加指示符号。

趾字就象脚趾形。

眉则象眼睛上面长着眉毛。

腋字即是在人的两腋下加指示符号,等等。

  甲骨文中还有的器官、骨连接或一些生理现象的名称。

心,象人的心脏形状,这是甲骨文中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内脏器官名称。

  《尚书·盘庚》是商王朝的文告,其中有“不忧朕心之攸困”及“今予其敷心腹肾肠”等语,可知当时也已知道肾、肠等其他内脏器官,只是目前在甲骨文中尚未发现。

  此外还有骨架的象形、脊柱骨的象形。

血字象在祭祀时将血盛于器皿之中。

尿,人前加水点,象人遗尿之形。

屎,人后下数点,象人遗屎形。

泪,象目下垂泪,郭沫若谓当系涕之古字。

  甲骨文中还有不少反映生育功能的字。

孕,表示怀孕后,腹内有胎儿。

还有左为床形,右为孕妇,全字表示孕妇躺在床上待产。

冥,是用手接生。

以及人的正面象形、产户、手的象形等。

乳,象妇女在给待哺的婴儿喂奶,婴儿在口中含着乳头。

  殷墟甲文涉及问孕育的卜辞很多,主要卜问:是否怀孕、什么时候分娩、是否顺利,以及预测分娩时间等卜辞。

  商、周时期人们对人体的认识,是处在一个以直观的外部形态为主,并已经由表入里,认识到内脏器官的某些结构,由局部认识开始而涉及到人身整体及其生理活动的一些现象,反映了商周时医学对解剖与生理的认识日益深化。

  二、对疾病的认识   甲骨文中, 常见下列一类字形:   如床的象形,人体的象形,“汗”或其它液体的象形,整个意思是人躺在床上大汗淋漓。

即疒字的多种写法。

  甲骨卜辞中发现的疾病名称及种类颇多。

中如“疒目”,“疒首”、“疒耳”、“疒自”、“疒口”、“疒齿”、“疒舌”、“疒手”、“疒肘”、“疒胫”、“疒止”、“疒足”、“疒身”、“疒腹”、“疒项”、“疒臀”、“疒膝”、“疒骨”、“疒心”等40多种病名,仍处于十分笼统的水平。

例如:   疒首:“甲辰卜,出贞:王疒首,亡。

”意思是:商王武丁患头病,是否延缠。

  疒目:“贞:王其疒目。

”(《合》一六五)意思是:商王武丁未眼病了吗?

  疒耳:“贞:疾耳,佳有?

”意思是:耳朵有病,是否鬼祟加害?

  疒齿:“贞有疒齿不佳父乙”(《乙》四六二六)意为患齿疾,是否为父乙降祸。

  疒舌:“甲辰卜、古贞:疒舌,佳(有)”意思是:得舌病,是否为祸害。

《说文》:蚩虫也。

“蚩”, 在此当是一种祸害人身体的虫子。

  值得注意的是商朝人还能根据病人症状体征的若干特点加以相应命名,如:“疒软”“疒旋”,前者似为周身软弱无力之疾,旋,似为人头脑眩晕之义。

  甲骨卜辞不仅载有“疒齿”,且有龋齿,鼻息肉等记载。

“龋”字甲骨文象牙齿生虫的象形。

  鼻息肉:甲文中有卜辞:“贞,妇好佳出,疒?

”大意是妇好鼻子长出肉,是疾病吗?

这是目前世界上首次见载的鼻息肉病例。

  特别应予重视的是殷墟甲文中的“疒疫”,反映我国传染病流行的最早记载。

  卜辞中“疒年”当是疾病流行之年。

也反映了当时传染病、流行病的认识水平。

  西周是继商之后,对疾病的认识较之商朝有更多进步。

参照《周礼》记载更连系季节,春、夏、秋、冬分别有痟首、痒疥、疟寒、嗽上气等疾。

外科病也有肿、溃、金、折诸疡,分类更具体了。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xssc/1/705178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