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索简介
弦索简介 弦索是以弦乐器为主的管弦乐合奏的通称,弦索十三套指的是弦索的合奏音乐,因有十三套乐曲而得名。
弦索:以弦乐器为主的管弦乐合奏的通称。
明代时,北方曾流行一种“弦索”,其乐器有“提琴(与元代胡琴相似,二弦,用獾毛做的弓拉奏)、火不思、兔儿味瑟(与筝相似的弹拨乐器)、扠机(近似于轧筝的拉弦乐器)等等。
当时也流行于北方汉族人民中音,演奏曲有《梁州古调》等。
同时还用作北京小曲数落等歌曲的伴奏。
清初时进一步发展,除了前述乐器,还添加了笙、管、笛、箫等吹奏乐器和云锣、拍板等打击乐器,这种器乐合奏在清代宫廷演奏时,称为“番部合奏”,共十五人。
弦索十三套:弦索的合奏音乐,因有十三套乐曲而得名。
在清乾隆、嘉庆时代以前就已流行,后蒙族文人荣斋进收集整理1814年完成,取名《弦索备考》。
《弦索十三套》以琵琶、三弦、胡琴、筝等弦乐器为主,曲有《十六板》、《琴音板》、《月儿高》、《海青》、《阳关三叠》、《清音串》、《平韵串》、《琴音月儿高》、《松青夜游》、《合欢令》、《将军令》、《普庵咒》、《舞名马》共十三套乐谱,其中以《十六板》最难。
《合欢令》和《将军令》两套为筝谱,其余均为胡琴、琵琶、三弦和筝的合奏谱。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xssc/1/717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