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神功

绸上写着几行细字:“汝既磕首千遍, 自当供我驱策,终身无悔。

此卷为我逍遥派武功精要,每日 卯午酉三时,务须用心修习一次,若稍有懈惰,余将蹙眉痛 心矣。

神功既成,可至琅嬛福地遍阅诸般曲籍,天下各门派 武功家数尽集于斯,亦即尽为汝用。

勉之勉之。

学成下山, 为 余杀尽逍遥派弟子,有一遗漏,余于天上地下耿耿长恨也。

......更多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1、韦参献杵第一式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

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

目平视,定心凝神;

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

2、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

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

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

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更多

风云之冰心决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虚空甯宓,浑然无物 无有相生,难以相成 份与物忘,同乎混涅 天地无涯,万物齐一 飞花落叶,虚怀若谷 千般烦忧,才下心头 即展眉头,灵台清幽 心无挂碍,意无所执 解心释神,莫然无魂 千般烦忧,才下心头 即展眉头,灵台清幽 水流心不惊,云在意具迟 一心不赘物,古今自逍遥

【武林宝典】之三皇炮捶概说

三皇炮捶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师承于普照和尚,后来传至俗家。

最初,炮捶拳只是沿袭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格斗搏击之法,并无诸多套路,其内容亦皆用于修身和实战之用途。

目前流传的演练方式,大都是历代前辈和当今健在的一些炮捶拳家们演化发展而来的心血结晶。

关于普照和尚,仅具传闻为清初时期嵩山少林寺之僧。

其说授弟子中著名者只乔三秀、甘凤池两人而已。

拒拳谱记载,流传至今的三皇炮捶拳艺,皆为乔三秀一系流传......更多

武功武术谚语精解(三)

103 以短*长,以闪为进,以活为主,以速治慢:短遇长,“*”为上。

个小为短,力弱为短,拳艺不高为短,兵刃不长为短。

短是个弱点。

然而,短却并非不能胜长。

短欲胜长,常用的是“*”法。

*在这里应做接近、靠近、挤进解释。

交手双方越接近,则长者有弊,短者得利。

长者周转不便,短者可任意发挥。

如果短者见长,惧而逃之,长者鞭可及,短者必输无疑。

短胜长,闪为进。

闪本是躲。

如果闪就是为了躲,那是只守不攻。

闪,应......更多

致残103穴道部位

1.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开六寸。

3.扇门穴:即男者左对门穴,女者右对门穴。

4.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穴(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6.伯劳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穴: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之间正中。

......更多

宋氏形意拳(一)

形意拳是一种传播年久,习者较多的优秀拳种之一。

它具有体用兼优、老幼咸宜、内外兼修、刚柔兼长的优点.并有形简意赅、拳械同功的特色;

加之它动作简朴无华,故深为人们所喜爱。

只要持之以恒,就可达到怯病、强身的目的。

一、拳法渊源 此拳的创始人以及前几代的传人虽有过争议,但就谱、史和今人考证,此拳系明末清初姬际可所创;

姬际可传曹继武,传戴龙邦,传李洛能,传郭云深、刘奇兰等及山西宋世荣、车般斋......更多

劈挂拳概说

劈挂拳全称“通备劈挂拳”,简称“劈挂拳”,或称“ 披挂拳”。

劈挂拳原属通备拳中的第一路子拳。

近百年来,劈挂拳传播较广,为人们所熟悉。

清末民初,也曾将劈挂拳列为通背拳系中的一派,故在一些武术专著里称作“劈挂通背”。

据考证,劈挂拳的起源可追溯到明代。

其传袭师承虽无可靠记载,但劈挂拳法早在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拳经》中已有反映。

戚继光搜集当时16家拳法编成的32势中,列为一势的“抛架子抢步披挂”......更多

唐拳

唐拳,又名八卦唐拳。

相传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性好武,身雄力猛,武艺精强,在隋朝是第一条好汉,为其父兄灭隋立国出了很大力气。

李玄霸创成这套唐拳,上阵时人所莫敌,屡立战功。

清末明初,此拳流传甚广,1911年,有直隶落魄军官王少成将此拳传入湖北人丁鸿奎,现此拳在武汉市等地相当盛行。

唐拳动作矫健有力,舒展大方,刚柔相济,朴实无华,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属传统长拳类。

唐拳内容很丰富,计有一百零......更多

少林武功之五形八法拳

少林五形八法拳,属北派少林。

这套拳术具有拳禅一体,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特点。

内容包括:龙、虎、豹、鹤、蛇五种拳型,和内功、意念、外功、拳、腿、擒摔、身步、发声用气等八种功法的锻炼。

该拳不仅练艺,而且主张“练身修心”。

如龙形拳法,主张以意为先,凝神守中,主练“神”。

这对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良好作用。

虎形拳法,腰实臂沉(头正身直)主练“骨”。

有助于调节体形,锻炼腰、腿、肩、背肌肉和促进骨骼......更多

1112131415 共37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