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陵(一)

南京为东吴、东晋、南朝、明朝等建都的历史名城,素有虎踞龙盘之称。

南京文物古迹很多,有石头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天王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和中山陵等。

汤山葫芦洞古人类化石地点(南京人化石地点) 【汤山葫芦洞古人类化石地点(南京人化石地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南京城东约30公里处江宁县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

1993年江宁县在对雷公山溶洞进行旅游开发挖......更多

手脚禁忌

【中国民间禁忌】——手脚禁忌 手脚是人体最活跃的部位,行动举止大都与手脚有关。

民间因有“苦乐关乎手足”的说法。

俗语云:“男子手如绵,生来一世闲;

男子手如爪,一辈子好不了。

”这种俗信很可能来自对生活的直接观察。

生活中,手指粗大枯梗,足骨瘦长干燥者,其人必辛苦;

手若细软润泽,足若骨肉圆肥者,其人必逸乐。

这种推测虽然没能揭示社会中人贫富不均的根本道理,却也含有一定的客观性。

另有一些关于指纹的歌......更多

晋商和晋剧

山西【晋】文化专题——晋商和晋剧 晋剧俗称中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它植根于以古并州(今太原市)为中心的晋中地区,兼收了其它剧种的优良技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近二百年来,这枝独特的戏剧艺术之花,以其激越豪迈的艺术魅力,不仅受到三晋乡亲父老的喜爱,还流传到冀、秦、蒙、豫、甘、川等省区的广大乡村以及北京、天津、张家口、包头等大中城市。

而晋剧的创建、繁盛和流传都与晋商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更多

元代皇帝为何没有陵墓

每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历史之谜。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

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

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

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当年成吉思汗去世,就是采用了这种......更多

宋代的首饰佩饰

正文 宋代的首饰佩饰 (更新时间:2004-1-16 17:39:00 本章字数: 1134)   七考古发现的宋代首饰佩饰   宋代首饰品出土实物,根据目前已掌握的情况来看,不如前代丰富。

  (一)发饰   1.银梳   江西彭泽北宋易氏墓曾出土半月形卷草狮子纹浮雕花银梳,主花上下另有繁缛的边饰陪衬,下层由花瓣纹连接成花边,与梳齿相连接,精工富丽,依然保持唐代风格。

从敦煌莫高窟98窟北宋初期......更多

辽、金、西夏、元时期的服装面料和服饰纹样

辽、金、西夏、元时期的服装面料和服饰纹样 (更新时间:2004-1-16 17:38:00 本章字数: 2042)   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由于游牧民族入侵中原,促使中华服饰文化胡汉合流,在衣料中最高贵的丝绸,由于蚕桑基地不能迅速转移,故契丹、女真、党项、羌、蒙古等族均仰仗汉族生产供应,契丹族居住处有一些回纥族移民能织缂丝衣袍,西夏王朝也在其领地设有自己的缂丝工场,蒙古族建立元朝之后,曾用武力......更多

天文历法名词资料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更多

​古锁常识

古锁常识 中国锁具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和历史文献记载,锁具发展至今有五千年历史。

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之“骨错”、“石错”就是锁钥雏形。

“觿”,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就是古代钥匙的雏形。

所以“觿”属我国最古老的锁具之一。

古锁初称牡、闭、、钥、链、钤。

早期为竹、木结构,起源于门闩。

春秋战国至鲁班于木锁内设堂奥机关,至东汉制金属簧片结构锁(又称沟槽锁)。

入唐时所之多为金、银、铜、铁、木......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古籍之最

盘点中国历史古籍之最 1 最早的类书——皇览 2 现存最早的类书——北堂书钞 3 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4 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5 最早的政书——政典 6 现在最早的政书——通典 7 现存编纂最早的断代政书——唐会要 8 最早的丛书——儒学警悟 9 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10 最早有内容提要的书目——别录 11 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更多

科举四宴

第三十章 科举四宴   何为"科举四宴"――鹿鸣,琼林,鹰扬,会武   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它始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7年),一直沿袭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历时1300多年。

为了笼络天下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为统治者效劳,古代科举制度还组织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参加由官方、朝廷主办的盛大庆祝宴会,以示恩典,这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举四宴。

  由于......更多

2627282930 共14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