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

拼音:jīnɡ jì tǐ zhì ɡǎi ɡé 首字母大写:JJTZGG五笔:x iy wsg tgm nt af 经济体制改革的同义词反义词
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造。在中国,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起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农村,进一步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城市,以增强......更多

旧章

拼音:jiù zhānɡ 首字母大写:JZ五笔:hj ujj 旧章的同义词反义词
过去的典章制度;老规矩:更定~ㄧ率由~。

旧职

拼音:jiù zhí 首字母大写:JZ五笔:hj bk 旧职的同义词反义词
1.原先的职务。 2.昔日的典章制度。

旧制

拼音:jiù zhì 首字母大写:JZ五笔:hj tgm 旧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旧的制度。特指我国过去使用的一套计量制度。

均田

拼音:jūn tián 首字母大写:JT五笔:fqu ll 均田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 2.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均田制

拼音:jūn tián zhì 首字母大写:JTZ五笔:fqu ll tgm 均田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

均徭

拼音:jūn yáo 首字母大写:JY五笔:fqu tet 均徭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三大徭役(里甲﹑杂泛﹑均徭)之一。按民户丁粮之多寡派充的各种经常性杂役。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2.清代徭役制度。初为征力役,后改为征银助役,继复摊征于地粮,称为"均徭银"。参阅《清会典.户部六.尚书侍郎执掌》。

金带

拼音:jīn dài 首字母大写:JD五笔:qqq gkp 金带的同义词反义词
1.金饰的腰带。古代帝王﹑后妃﹑文武百官所服腰带﹐有革﹑金﹑玉﹑银等差别﹐其制度各代不同﹐亦多变易。

进春

拼音:jìn chūn 首字母大写:JC五笔:fjp dwj 进春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礼仪制度。立春前一日,预设春山﹑宝座﹑芒神﹑土牛,各案于礼部,届日各官俱朝服,生员俱顶戴公服,自部舁案,天文生导引,由东长安左门﹑天安门﹑端门各中门入,至午门前,恭进于皇帝皇后,谓之"进春"。

京削

拼音:jīnɡ xuē 首字母大写:JX五笔:yiu iej 京削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代制度,高﹑中级官员每年可向朝廷荐举选人,经过磨勘改为京官。荐举选人改为京官有名额限制,一个名额称一"京削"。
6667686970 共95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