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
成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huà1.完成教化。
风成化习
风成化习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g chéng huà xí指形成风气。
八法
八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fǎ1.周代管理百姓的通法。 2.明初吏部考察官吏﹐不称职的分老疾﹑疲软﹑贪酷﹑不谨四项。成化时加才力不及一项。清代分贪﹑酷﹑疲软无为﹑不谨慎﹑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足八种情况﹐而分别加以处置﹐称八法。 3.汉字笔画有侧(点)﹑勒(横)﹑努(直)﹑趯(钩)﹑策(斜画向上)﹑掠(撇)﹑啄(右边短撇)﹑磔(捺)﹐谓之八法。多以指书法。
台阁体
台阁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i/tāi gé tǐ/tī/bèn明初上层官僚间形成的一种文风。流行于永乐、成化年间。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荣、杨溥,时称“三杨”。因他们是官居宰辅的“台阁重臣”,故称“台阁体”。内容多歌功颂德,宣扬封建道德,一味追求形式的典雅工丽,风格华靡萎弱。
马中锡(1446-1512)
马中锡(1446-1512)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zhōng xī (1446-1512)明代文学家。字天禄,号东田,故城(今属河北)人。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曾统兵镇压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因主张招抚,下狱死。能诗文,以寓言故事《中山狼传》最有名。有《东田漫稿》。
反应性染料
反应性染料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n yīng/yìng xìng rǎn liào旧称“活性染料”。能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染料。其分子中含有能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活性基团,染色时与纤维形成化学键结合,成为“染料纤维”化合物。色泽鲜艳、耐水洗。广泛用于棉、麻、丝绸、羊毛等纤维的染色和印花。
工关
工关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guān1.明清专收客商贩运竹﹑木捐税的税关,由工部管辖。竹﹑木征税,自唐德宗时开始。明初设抽分竹木局,征竹﹑木﹑柴﹑炭等税。成化七年(1471年)设芜湖﹑荆州﹑杭州三局,由工部派员管理,税收供该部营缮费用,是为工关的权舆。清初沿明制,至鸦片战争后,改称常关。
恤刑
恤刑的同义词反义词
xù xíng1.慎用刑法。语本《书.舜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2.特指减刑。 3.明代及清初由中央派往各地审录刑囚﹑清理冤滞的官员,常被称为恤刑。始设置于明太祖时,成化后遂成定制。清康熙时裁省。
改兑
改兑的同义词反义词
gǎi duì/ruì/yuè1.改变的兑运法。明宣德年间所行兑运法规定:江南粮户运粮到瓜洲﹑淮安﹑河南粮户到小滩,山东粮户到济宁等仓交兑。施行后官军既多勒索,粮户仍须自运。成化七年应天巡抚滕昭命令运军到江南水次兑运;十年,原交淮﹑徐﹑临﹑德四仓支运漕粮,也改在水次交兑,称为"改兑"。又称长运。
明文衡
明文衡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wén héng原名《皇明文衡》。总集名。明代程敏政编选。九十八卷,补缺二卷,选录明初至成化末辞、赋、乐府、琴操及散文一千一百二十一篇。其传状碑志保存了若干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