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

桑寄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g jì shēng1.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常寄生于山茶科和山毛榉科等植物上。叶革质,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夏秋开花,紫红色。浆果椭球形。另有毛叶桑寄生,也称桑上寄生。枝﹑叶﹑花均被褐色毛。中医以茎叶入药,叫广寄生,能治风湿痛﹑腰背酸痛等。

梅花鹿

梅花鹿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huā lù哺乳纲,偶蹄目,鹿科。体型中等。夏季体毛红棕色,有白斑,似梅花状,故名;冬季烟褐色,白斑较不明显。性机警。雄鹿有角,新生角称“鹿茸”,为贵重药品。在中国分布较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棕榈

棕榈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lǘ又称“棕树”。单子叶植物,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直立,不分枝。叶大,簇生在茎顶。叶鞘分裂成棕褐色纤维状毛,叫做“棕衣”。棕衣可制绳索、毛刷、地毯、蓑笠、床垫等。树干可作亭柱、栏杆等。叶柄基部棕毛、叶和果实,是传统中药。

棕毛

棕毛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máo1. 棕榈树叶鞘的纤维,包在树干外面,红褐色、可以制蓑衣、绳索刷子等物品。

棠梨

棠梨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lí1.亦作"棠棃"。 2.俗称野梨。落叶乔木,叶长圆形或菱形,花白色,果实小,略呈球形,有褐色斑点。可用做嫁接各种梨树的砧木。 3.汉宫名。

椶毛

椶毛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máo1.亦作"?毛"。 2.棕丝的俗称。棕榈树叶鞘的纤维,红褐色,坚韧而具弹性,是编结蓑衣﹑绳索等的原料。 3.元上都别殿的通称。又称椶殿,因用棕毛以代陶瓦,故称。

椶熊

椶熊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xióng1.动物名。哺乳纲,熊科。体大,长约二米,高约一米。通常呈褐色;耳有黑褐色长毛;胸部有一宽白纹,延伸至肩部前面;前后肢黑色。生活在北温带山林地区。杂食性。有冬眠现象。肉可食,胆入药,皮可制革,熊掌尤为珍贵。我国所产的马熊,为棕熊的一个亚种。

欧罗巴人种

欧罗巴人种的同义词反义词
ōu luó bā rén zhǒng/zhòng也称“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居住在地中海周围的种族群。共同特征是:皮肤浅色,身材较高,面部较狭,直发或波发,眼睛从浅蓝到暗褐色,鼻子常有一高嵴,体毛发达。

毫猪

毫猪的同义词反义词
háo zhū1.即毫猪。体长60--70厘米。全身黑色或褐色﹐有时混有灰白短毛﹐身上密布长刺。穴居在山脚或山坡中﹐夜间活动。以植物为食。

沙枣

沙枣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shà zǎo1.落叶小乔木。幼枝银白色,老枝栗褐色,叶长圆状披针形,花白色,有香味,果实椭圆形。生长在沙地,耐旱耐寒,是沙荒造林的主要植物,果实可食,嫩叶可作饲料。又名桂香柳。亦称这种植物的果实。
1617181920 共27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