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役法
免役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miǎn yì fǎ1.宋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将差役改为雇役,由当役人户按等第出钱,官府募人代服徭役﹐称为"免役法",亦称"募役法"。见《宋史.食货志上五》﹑《宋史.王安石传》。
六色钱
六色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sè/shǎi qián1.宋王安石熙宁变法﹐其免役法规定﹐当役户﹑坊郭户﹑官户﹑女户﹑单丁﹑寺观等六种户可出钱免役﹐由州县雇役。六种户所缴之钱﹐称"六色钱"。亦称"六色役钱"。
出款
出款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 kuǎn1.拿出钱款。
出货
出货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 huò1.拿出钱财。 2.提取货物。 3.指出外接送货物。
出资
出资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 zī1.亦作"出赀"。 2.拿出钱财;捐款。
助役钱
助役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ù/chú yì qián1.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初行免役法,凡当役人户,分五等出钱,募人充役;使原来享受免役特权的豪绅﹑官吏﹑僧道等出钱助役,称助役钱。此为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措施之一。参阅《宋史·食货志上五》﹑《宋史·王安石传》。
奉户
奉户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ng hù1.宋初承五代旧制﹐州县官俸均给实物﹐并指定由所属民户出钱易回。这些被指定的民户称为"奉户"。每本官所受物﹐凡一千﹐分与两户﹐一户输钱五百。如物价不足以抵官俸原数﹐即由奉户补足﹐官府则免除其夏秋两税以外的其他赋役。此制起于后汉干佑中﹐至宋太平兴国元年始废。见《宋史.职官志十一》。
官称
官称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chēng/chèn/chèng1.人的头衔。如:他喜欢别人以官称呼他刘科长。2.普通的或官面的名称。如:那年月“出钱”的官称是缴“慰劳金”,慰劳金的多少,视商户的大小而定。
徐甲
打平火
打平火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dá píng huǒ1.平均出钱聚餐。 2.引申为两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