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前455-前395)

李悝(前455-前395)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kuī战国时期政治家。魏文侯任用他为相,主持变法。废除旧贵族特权,按能力和功劳大小选拔官吏;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在丰年时平价购买余粮,荒年时平价出售。变法后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他还汇集当时各国的法律编成《法经》,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但已失传。

杨墨

杨墨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mò1.战国时杨朱与墨翟的并称。 2.指杨墨的学说。杨朱主张为我,墨翟主张兼爱,是战国时期与儒家对立的两个重要学派。 3.借指儒家以外的各学派。

极昼

极昼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zhòu极圈以内的地区,每年总有一个时期太阳不落到地平线以下,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个时期叫做极昼。

析骸以爨

析骸以爨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hái yǐ cuàn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枣庄市

枣庄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zǎo zhuāng shì在山东省南部、微山湖东,邻接江苏省,京沪铁路经过西境。1960年设市。人口345万(1995年)。煤炭工业发达,有著名的枣庄煤矿。抗日战争时期的台儿庄战役在市南台儿庄展开。

桃李年

桃李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o lǐ nián桃李花争艳的年纪。比喻女子的青春时期。

梅雨

梅雨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yǔ每年春夏之交,中国江淮流域和日本南部出现的长时期阴雨天气。此时恰是梅子成熟时期,故名;又因气候湿热,衣物易霉,也称“霉雨”。由于在6-7月间,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逐渐增强,在此流域的上空与北方冷空气汇合,常维持一准静止锋系,而造成大范围的连续降雨甚至暴雨。

楚庄王(?-前591)

楚庄王(?-前591)的同义词反义词
chǔ zhuāng wáng (?-qián 591)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时重用孙叔敖等整顿内政,增强兵力,国势强盛。曾陈兵周郊,派人询问象征天子权威的九鼎的大小轻重。后又在邲(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陆续使鲁、宋、郑、陈等国归附,成为霸主。

死亡率

死亡率的同义词反义词
sǐ wáng/wú shuài/lǜ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值。一般按每千人平均计算。计算公式为:死亡率(‰)=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í/shi mín zhǔ yì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政治干涉、经济剥削和军事侵略把弱小国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政策。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表现为海盗式的掠夺、欺诈式的贸易和贩卖奴隶等方式;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主要采用军事、经济和文化侵略的手段,使弱小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丧失独立和主权,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廉价劳动力市场和军事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更多
6667686970 共9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