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习惯

道德习惯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dé xí guàn指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的习惯方式。具有一定的道德意义,并对他人和社会有利害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克服不良的道德习惯,是道德教育的任务之一。

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dé yuán zé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关系的本质概括,最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表现了道德的社会本质和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向。在中国,通常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中的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dé xíng/háng wéi/wèi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对此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相对。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不同时代、民族、社会和阶级对这两类行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

钟鼓之色

钟鼓之色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g gǔ zhī sè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青年心理学

青年心理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nián xīn lǐ xué发展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青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内容包括青年的智力发展、个性形成、情感和意志表现、世界观的形成、心理卫生等。青年期一般指14、15岁至27、28岁这段时期。

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gé/jí mìng xiàn shí zhǔ yì1.无产阶级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要求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从现实的革命斗争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通过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描写,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顾闳中

顾闳中的同义词反义词
gù hóng zhōng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南唐画院待诏。擅画人物,在用笔和设色上都有较高成就,线条优美,色彩艳丽,尤善表现人物神态。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

题材

题材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 cái文艺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和现象。由作者对生活素材经过选择、集中、提炼加工而成。有时也指作品所表现的生活范围,如“战争题材”、“工业题材”等。

颠狂

颠狂的同义词反义词
diān kuáng1.精神病名。也指精神病人的狂乱表现。 2.举止狂乱貌。 3.形容放浪不受约束。 4.激烈动荡貌。

风头

风头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g tóu/tou①比喻形势的发展方向或与个人有利害关系的情势 :避避~ㄧ看~办事。②出头露面,显示个人的表现(含贬义):出~ㄧ~十足。
7172737475 共848条